文/胡龙耀
道家学说,始于伏羲,兴盛于黄帝,集成于老子,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伏羲、黄帝、老子是“道家三祖”。伏羲通过对天文、地理、鸟兽、地宜、“远取诸身,近取诸物”等自然的观察,发明了八卦,开启了人与自然的沟通渠道,伏羲被道教尊为“三皇”之首,“人根之祖”;《史记》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在黄帝为天子的第19年,他亲自前往崆峒山,拜师于隐居修炼的真人广成子,求教道教学说,用来治国与修身,黄帝因此成为中华第一位道家弟子中的帝王。
《道德经》奠定了道家的思想基础,老子被称为道家思想的鼻祖,也是养生的祖师爷。
老子则是第一次将道家养生修炼、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公布与众,即是《道德经》,从此道家不断发扬光大。
道家养生的“既济”之道
道家养生相比常人养生则是另外一条不同之道,是主动“尊道”修行,坚持“贵德”积福,探求“性命”双修,保持“无味无为”,坚决“未病先治”,最终“五行平衡”延年益寿,这是一条养生的“既济”之道。
道家养生核心在思想,成就在遵循。道家思想的根源在老子、庄子、列子和黄帝内经,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养生思想,虽然其各有侧重,但归集主要有六大核心养生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尊道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仅做人做事要道法自然,养生也要道法自然,按照自身的客观条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这是道家修炼和养生的根本观念。
养生之道在于心神清静,就是洗涤思想中的污垢。思想中的污垢,一是对物质的贪求,一是对妄想的追求。如果能够去除贪婪和妄念,那么心中自然就会坦荡。心中坦荡中国道家文化讲究阴阳平衡,行为举止就会自然。人的举止言谈自然,说明内心没有什么牵挂。该睡觉的时候就能够睡得着觉,该起床时就能起得了床,该行动时就能够行动,该停止时就能够停止,外界的环境不能扰乱它的心。学道的路要做到内外两除,得道的人要能够做到内外两忘。内就是心,外就是物。内外两除,就是内心革除欲望,外界除去事物的诱惑;内外两忘,就是内心忘记欲望,外界除去物诱。由革除到忘记,就会形成内外一体,一切回归到自然,达到了真正的修炼大道的境界了。
二、厚德载物的贵德思想
尊道贵德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德经》:“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阐述了道与德的相生相成: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各种情形随万物而出现,这些都是因为道德而出现,所以不能不尊崇道而珍惜德。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就是说“德”的特征就是遵从“道”,是“道”的体现。唐玄宗注《道德经》说:“道之在我就是德”,即是说“道”为体,“德”为用,“道”和“德”存在体用的关系,合二为一,修德即是修道。道医孙思邈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有德之人必爱人,心地善良,心怀坦荡,乐于助人,身心健康,自然长寿。《千金要方》:“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喜无不利也。性既自善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道德高尚,性情善良,灾害不加,是养生的最好途径。
贵德养生也可以从人生祸福上来思考,《太上感应篇》开宗明义:“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祸福皆有自身招致,行善招福,作恶惹祸,行善积德的重要意义。《祝愿仪》:“行善成德以至于道,若不做功德,但守一不移,终不成道。”养生之道,贵在尊道贵德、行道养德。
三、性命双修的修炼思想
道家修炼非常强动静结合、调性命双修,性命双修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的“有”、“无”思想。。道家养生经典《周易参同契》:“有无交人,性命双全”。修性修命道家养生之道,重在饮食调养、习练功法、调和阴阳、“清静无为”。道家提倡通过“性命双修”从身心两个方面来提高生命质量。性,乃天赋之性,包含着人的精神、心理、气质、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命,乃客观之命,表现着人的生死、强弱、智愚、贫富,以及人命的时运等。
道家修炼讲究性与命同修,“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道家修性,侧重于习练内养功,静功为主,在于炼心、炼意、炼性,修养心、意、性而善养神,修复心性,回归人本初的状态。道家修命,侧重于习练外动,动功为主,在于炼精、炼气、炼神中国道家文化讲究阴阳平衡,修养精、气、神儿善养形,对亏损的精气进行修复,逐渐回到初生时的饱满状态。修天性及修天命,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共存,乃道家明道、修道、行道、成道之本。“身静则气定,气定则了命;心静则神全,神全则了性。”通过性命双修,修全人的精气神,达到性命双全的境界。
四、无为无味的行为思想
古话说“人是铁,饭是钢”,食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必要途径,营养是人体生存与健康的根本保证。道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养生修炼,也非常重视饮食的营养平衡和味道等问题。《道德经》:“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事无事”即是说不要太执着;“味无味”就是食物不要凭味道去取舍,而是根据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去选择,保存人体所需营养的平衡。单凭“舌尖上的感觉”,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这样偏食就会导致人体营养摄入失衡,对健康非常不利。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的生物意义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将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等这些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按照比例均衡摄取。人的饮食严格根据身体需求去选择,人体摄入营养要全面,膳食要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养成好的饮食习惯的对养生至关重要。
五、未病先治的防范思想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非常注重预防,《道德经》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双手才能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由泥土一层一层垒砌来的。凡大小事务,都要用心对待,所谓“防微杜渐”,小事不注意预防,则必定慢慢变成难以处理的大事。养生也是一个需要聚沙成塔的功夫,得来不难,坚持不易。
老子的疾病预防思想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对今天人们的养生和保健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现代医学中有一门叫预防医学,主要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科学。《道德经》:“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就是说,行动要在事情为出现之前,治理要在没有出现动乱之前。
六、阴阳五行的平衡思想
《周易》:“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五行是道家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人最基本的思辨模式。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万物对应的五种元素,五行对应五脏六腑,五脏六腑自然平衡,经络自然流通,气血调和,达到形与神俱,则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阴阳是代表自然事物的基本属性,五行是表达自然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它是道家思想的基础,是自然运行的法则,顺应它则昌盛,违背它则消退。
《黄帝内经》:“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皇帝说:五行、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五行、阴阳。使阴阳、五行学说对道家养生理论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强调人体要达到健康的体魄必须阴阳、五行平衡,人体结构和各个脏器都是彼此关联的部分。阴阳五行学说对道家修仙、内丹、饮食、医学、音乐、地理等影响深远。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太平经》言:“人命乃在天地。”中华文化的思想源于《易经》,道家养生思想源于《道德经》。《周易》:“易以道阴阳”、“易于天地准”。其阴阳、五行、尊道、贵德等思想对道家思想及修炼影响深远。道家养生思想强调养生、养心、养性平衡和整体观,这是我国中医药产生与发展的核心理论基础,对我国的现代医疗科学,乃至世界医疗科学的未来都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也为我们的养生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道家养生思想集养身、养心、养性三位一体,综合调养,标本兼治,最终达到“既济”之道,获得美满人生。
文章在5月31日鹰潭日报全文刊登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