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独具特色的中国文人园林

2023-07-03 15:08 浏览:
导读: 一直以来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美学影响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儒”的精神在包括文人园林在内的许多封建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士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倡导的中国古代原始自然景观美学。

文人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园林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士人阶层的人格倾向和审美方向。

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园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造者的涵养和情操,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的主流宗教、学说的影响。

比如秦汉讲究庄严大气、魏晋崇尚情寄山水、到了唐朝道教盛行引来的“大隐隐于市”。

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分析》中谈到,中西园林是“两种哲学,两条路子”。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情感的表达、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西方园林则更注重外在的雄伟、磅礴,给人庄严肃穆之感。之所以会有两种形式的出现,无外乎是参与者的不同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多是文人雅士督办建造,这也就形成了独属于中国的园林之美。

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儒学在古典园林的居住体验、审美主张、审美境界、园林美学、园林意境等方方面面均植入了特定的基因,形成了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山水体验。

01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文》中对“园”的解释是:“园所以树果也”可见“园”字是源于农耕。

在我国古代农业中的园艺栽培与供人游赏的园林性质并未严格区分二者统称为“园”。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从生存手段转变为带有游乐性质的活动。

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最初的造园活动始于商周,称之为“囿”,如周代文王的灵囿方圆3500m内有灵台、灵沼供人畋猎或游玩。

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苑囿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亭桥、花木等景观要素都已具备自然山水园开始萌芽。

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开始追求园林的可居可游追求贴近自然、超凡脱俗的修身之道。

魏晋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当时社会动荡,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主流,激发了人们对于山水和自然的热情。

在这一阶段终于孕育出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山水审美意识和自然审美观。这些思想对造园艺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园林从此真正成为崇尚自然表现自然美的山水艺术。

唐宋时期是造园艺术的巅峰时段。许多文人将诗词书画的意境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使园林在表现自然的同时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明清时期,园林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大多属于明清两代,这些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造园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他们对自然、人及两者关系的思考与认知是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在创作中高度重视人和自然亲和交融的思想基础,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美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02 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美学影响

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

第一,儒道互补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了全新的独属于华夏的一种哲学形态。

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两家则有着一元论、自因性、合时性等共同的哲学特征。

在中国古代后期逐渐建立起稳定的儒释道文化结构,三家之中儒道的相互交融和互补都占据着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地位,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深层底蕴非常重要。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发展。

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互补构成了审美艺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儒道思想对文人阶层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思想和艺术趣味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天人合一”和“以仁为本”正好相反,相辅相成。

第二,魏晋玄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整个文化领域畸形繁荣。

从而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发展,也对园林产生了巨大影响。园林的建造逐渐普及,最后升华到艺术创作领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人文关怀

文人园林的发展是依据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制度而变化的。工人阶级在新生政权的掌控下依旧没有足够的保障。

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依旧延续着秦汉时期对于士人态度,没有独立人格,无法施展抱负,这也是封建制度与士人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到了东汉末年,皇权岌岌可危,士人阶层才有了喘息的地步。从那个时候的园林审美就可以看出来,从豪华奢侈、攀比成风到了后来精雕细琢、山水写意。

在这一阶段,士族阶层的人性被放大,对艺术和审美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说法,并加以实践。

山水比德

老子曰提出的山水比德说法,在经过历史的发展后,逐渐成了华夏民族对于山水文学的一种独特审美方向,也是作为较高境界的审美标杆。

孔夫子认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使得在人们在山水审美活动中能够体悟到浓厚的哲学伦理。同时,也作为中华儿女的需要追求的道德品行。

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

此外,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左思《招隐诗》中所说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则将“物之美”转为“意之美”。

可以看出人们在观看山水之时已经发现了山水在宇宙中的超脱性,有别于已有的寄托情感、陶冶情操的概念,与山水“比道”“比德”成为那时候的主流审美。

第三,壶中天地

文人园林的巅峰是在唐朝中期。由于士人阶级对于园林的热爱,在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之后,士人阶级对于审美有了全新的认识,各方面的技艺也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在隋唐时期,文人园林不仅继承了魏晋时期多整理出的审美理念,还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不同。

做出全新的归纳总结,并且这些总结也影响着几年后的造园思想的基础和美学原则。

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到了唐中期,文人寄情于山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而这些文人对于山水美的推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对于园林的喜爱也达到了巅峰。

甚至有不少当官的文人在自己的任职地,就地取材建造园林。同时也因为道教的兴盛,促使园林产生了全新的思想体系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壶中天地”。

“壶中天地”这一思想的出现,至此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后期的发展方向确立下来。之后的园林建造。

美学方向都是在“壶中天地”“无为”的基础上加以展开,随着发展逐渐完善。这也是古典文人园林一大进步,从此文人园林有外在美转向内在美,加强对于内部的雕琢

03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儒”的精神

天人谐和

在文人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天人谐和”都是作为主要思想主张,不论士大夫群体在时局的动荡下如何摇摆,都抵挡不住儒家文化对于自身审美风格的影响。

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在园林建造中,“天人谐和”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主要宗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保护自然及其生态,达到“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儒家文化虽然不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特别的是文人阶级中的地位特别突出。

在儒学的影响之下,文人对于思维、三观、审美都有进一步塑造。儒家本身也多次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对自然美持亲和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融入自然,贴近自然。

除此之外,“天人谐和”也就成为古典园林景观中一条基本原则。旨在有限的空间基础上,创造山水人文之美。

以“仁”为本

儒家思想以“仁”作为人性的基石,为儒家道德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出发点,既具有道德的内涵,也具有审美的内涵。

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儒学中的美不但常常与善相连而且有时还把善与美合二为一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看来只有寓善于美、美善统一才能创建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正是东方美的哲学核心。

孔子将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山水美学的重要思想。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喜爱自然山水在园林中堆山开池,将精神思想贯注于实物。

04 总结

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以往的“道家影响论”,其实是儒家思想在其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这两点:

首先,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美学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容纳和吸收,从而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包括文人园林在内的许多封建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士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倡导的中国古代原始自然景观美学。

魏晋南北朝文人园林中对于“比道”思想的回归,唐代盛行的“中隐”思想。

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儒家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_儒家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乃至文人园林后期“壶天芥子”的空间格局,都是儒家美学思想在文人园林中的体现。

其次,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极大地影响了封建士大夫阶层,这是文人园林的造园主体。儒家赋予伦理道德以审美实现,使道德伦理更加人性化、理性化,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文人园林的存在,既是文人安身避害的场所,也是他们提升个体人格的必要途径。从中很容易看出属于文人的利益诉求。

园林艺术是物质和精神双重框架下反映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主旨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利用和模拟自然之美,经过加工提炼,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参考文献

1,李旭佳.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个性——浅析儒,释,道对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影响[J]. 华中建筑, 2009(7):4.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