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第四节 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第五节 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和《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若考”(《尚书·金滕》周公的祝词中说:“予仁若考”,意思说自己能孝顺祖先,会对祖先好。 ),后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他以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养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之道。“仁学”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二是植根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力,五是抑制个性欲望。 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
其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 三、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荀子(荀况)将先秦儒学发展到新阶段,不仅承认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而且强调主体能动作用。这种对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弘扬,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精神的反映。他从“性本恶”出发,认为经过学习和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主张“隆礼重法”,强调礼在为人、做事、治国方面的作用,礼是法的根据,法的总纲;法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不足以维护统治。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提供了蓝本。
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意思是说,做事情的出发点在于它合不合乎儒家的道义(谊就是“义”的意思),而不是贪图一个功利的结果。 ),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 二、谶纬神学与无神论之争谶符依附于鬼神,纬语假托孔子,旨在发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天子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亡国之君失“仁”。地震、洪水、旱灾皆有“天意”,是上天对人间暴政的警告。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中,批判了官死星落,人死为鬼,认为人死形灭,如“无烛燃之火”,物死不能为鬼,人为何灵魂转世? 所谓谶语,本义是预言的话(有个成语叫一语成谶,也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成了预言)。 “谶”是方士把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现象作为天命的征兆编造出来的隐语或预言;“纬”对“经”而言,是方士假托孔子用诡秘的语言解释经义的著作。
在秦朝,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利用谶语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 汉朝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例如王莽称帝就利用谶语制造舆论,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 一、周敦颐与宋明理学的发韧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主要讨论“性与天道”。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易通》和《爱莲说》则阐述了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论的问题。他吸收佛学和道家的思想,把《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作了系统的说明,启迪了张载、二程等门生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论”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皆在扫除之列。
他们还将封建纲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新的理论根据。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张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了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陆九渊、王守仁的“心本论”陆九渊(象山)继承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主张“心即理”,一生致力于构造以“心”为本的思想体系,与朱学形成对立。王守仁(阳明)在认识上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政治上强调“欲破山中贼,先破心中贼”。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也无事、无理、无学),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四节 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学代表者有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 武、王夫之)和晚清二大儒(龚自珍、魏源),以及曾国藩。
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魏源编纂《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找到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曾国藩背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又用实际行动第一个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基人。 经世致用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 实学 实际上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时限上,虽把“中国实学”的起点定于北宋,但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高潮时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内涵上,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
“实体”又分为“实理实学”、“实心实学”和“实气实学”,“达用”又分为“经世实学”、“科技实学”、“启蒙实学”和“考据实学”(包括“史学经世”论和“明经致用”论)等,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 二、处于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近现代新儒学近代欧风美雨袭来,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显得十分突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从西方学来自由、平等、博爱。多种思潮激荡,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上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五四知识分子批判旧传统功不可没,但也留下教训:一是功利主义,排斥一切与富国强兵无关的人文精神;二是全盘西化,简单否定传统文化。五四以来,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国内新儒家,推崇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力图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保持中国文化的本体地位。50年代以来,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等海外新儒家,奔波于世界各地宣传儒学,并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解析中国文化,“援西学入儒”,以重新建构中国本位文化。新儒家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认为中道高于西器,鼓吹“返本开新”,实现“儒学现代化”。他们视野开阔,但政治立场保守,面对世界大潮显得无可奈何。 第五节 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一、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
儒学文化具有早熟性、独立性和内向封闭性,强调群体观念、向心观念和中庸观念。其基本精神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以入世进取心理为基础,以礼教名分为中心,以人文主义为内核,极少宗教色彩。其主导思想是民族精神,代表了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学的人文精神 二、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儒家追求“天下大公”的大同境界,“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篇》。理想人格是圣贤,能圣必然贤,贤则可通圣。对统治者而言,以圣王为追求目标,榜样是尧、舜、禹、汤、文、武;对士大夫和庶民而言,以贤君子为行为典范,榜样是周公、孔、孟、萧何、诸葛亮、曾国藩。“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篇》: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德的把握;外王指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论,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根本,亲民是手段,知止是界线;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构成封建政治哲学体系。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和为贵”,修养途径是穷独兼达、正己正人,既积极进取,又洁身自好。
三、儒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在封建社会中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避免了整个社会陷入宗教迷狂。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下,讲究修齐治平,即使是在佛教、道教极盛的南北朝和隋唐,依然起着支撑整个社会的主导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无神论倾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儒学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 思考题 1.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2.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 儒家思想和当代大学生儒学的人文精神 ①人本精神。以人为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体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仁学精神。以仁为核心,爱人:亲亲,仁民,爱物。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 。现实价值:面对人的物化,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严重从儒家介绍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提升人格,关爱生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人本精神。 ②忧患意识。以忧国忧民为特征,表现出责任感、使命感。孔子提出的理想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后世儒者说,天下之事,吾儒分内之事。现实价值:具有忧患意识,就懂得关心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文明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 。 ③乐道精神。道:精神追求。理论、学说、技艺,追求之而获精神的愉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朱熹:“道,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程子:“人不可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孟子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乐道精神:即以高尚的道德、理想、高层次的兴趣、爱好的追求为快乐。今天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乐道精神是疗救人的物化的良药。 ④和合精神。和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不同要素的统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子路。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儒家讲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人际关系冷漠,人与自然关系失和,更有必要汲取儒家精神。 ⑤见利思义精神。“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儒家主张义利两全。不排斥功利,但不能见利忘义,即取利有道。当今市场经济,人们争相逐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儒家义利观可校正之。 ⑥笃行精神。笃行:儒家的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朱熹注:未得发奋忘食,已得乐之而忘忧)。”“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朱熹认为,学《易》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无大过。)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入世的,或追求道德价值的完善,或追求功利价值的实现,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于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还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民本、农本思想对于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赞扬和介绍。 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修德的五项原则 1.德性立身的安身之道 孔子有“三达德”之说: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孟子:“仁、义、礼、智“的“四端”说。 董仲舒的“五常”说:仁、义、礼、智、信 。 ? 这是儒家关于德性的总原则。 2.以和为贵的待人之道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孔子对“和”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君子和而不同。” 二是“君子和而不流。” 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这是儒家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德性原则。 3.中庸为美的处事之道 庸者,以中为用; 所以,孔子讲“过犹不及”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做事不要太苦;享欲不要太乐; 待人不要太苛;用物不要太荣。 4.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孔子还曾经提出克己的三大目标指向: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明代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是儒家关于对己方面的德性原则。 5.诚信无欺交往之道 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是儒家关于交往方面的德性原则。 德治:儒家的管理智慧 儒家的孔孟之道以“德本财末”的原则为出发点,给出的是德治的柔性管理思路。它主张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为本。一旦这样一个注重德行的价值观被有效地培植为团队文化和组织风气,它所产生的管理绩效是奖金刺激不出来的,也是制度约束不出来的。 儒家认为,一个德行好的人其忠诚度和执行力是不用怀疑的。 * * 第六讲 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使中国人拥有对生他养他的父母发自文化之爱的真诚。中国人就是靠了这种真诚才具有了在最艰苦的场合和时刻坚韧地生活下去的勇气。孔孟儒家所创立的人学道德精神在两千多年中,深深成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拒绝了宗教的执一狂热,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华民族远离了偏执的信仰的意志和彻底的求知的哲学的探索精神。在纯粹功利理性主义的西方文化模式支配下的市场化竞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相互疑惧和残酷无情事实上已普遍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这种绝情的文化沙漠及事实现在正在借着“现代化”的名目侵入东方社会。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值得警惕并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文化沙漠正在侵入东方社会! 儒:人所需要的!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 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 实行“举贤良对策” 作用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从儒家介绍中国文化,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和孝道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限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 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措施 肯定新儒学思想 设立“五经”,教育遂成为儒学所垄断 兴办太学,大大提高儒学地位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结果: 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意义: 儒学政治上占统治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儒学的理论化、体系化:宋明理学 背景 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张 唐代儒学有有融合的趋势,向理学发展 唐代《五经正义》使儒家经典有了标准读本 程朱理学 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理学 地位 主张 二程:“万物皆是一个天理”;伦理道德就 是天理 朱熹 “理气论”和心性论 王阳明的心学 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心外无物 思想核心:“致良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 影响: 影响: 是宋明儒学主流,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片面强调重义轻利。
强调道德修行,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心学和理学的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共同点: 思想范围上: 同属儒学的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思想主张上: 目的上: 地位和影响: 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统治的社会秩序 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心学 理学 对宇宙的构成看 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心外无物” “心即理”,离开人的意识,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从道德主张看 人应以外在的“天理”和为行为规范 人应以 “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早年参加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而绝意科举。清军南下后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游历各地,著书立说。黄宗羲:(1610-1695)号梨洲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反对宦官专权而死于诏狱。赴京讼冤途中,以铁锤伤仇人。
参加过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著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自小留心时务,志在经世。抗清失败后,隐居于衡阳石船山著书立说,人称船山先生。 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 《宋论》 王夫之 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反对独治,提倡众治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 对君主 专制的 猛烈批 判; 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生。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都参加 过抗清 斗争; 经历了 明清王 朝的更 替; 都隐居 著书。 黄宗羲 影响 主要思想主张 代表作 经历 人物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经历、主要活动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共同 思想 代表作 思想 经济 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 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重视手工业 和商业,提 倡“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 国利病书》 《读通 鉴论》 激烈批判封建 专制制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耕者有其田 “工、商、皆 民生之本”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天下为主,君为客” 实践中求真知 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建立 唯物主义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