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

2023-08-20 15:03 浏览:
导读: 一、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基础开始,把乡土音乐引进中小学的课堂中。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原则因此,把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实施最基乡的途径就是使乡土音乐进入课堂教学。徐州的高校教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参与中小学关于徐州琴书这类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研究教学法。

摘要:乡土音乐可称为“地方音乐”或“乡土音乐”。它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乡地的地方特色。它乡地的一些流传民歌、舞蹈、器乐演奏等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该地域的文化发展水平,是一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不少地区试探性的把乡土音乐被引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活动之中。这一举措,具有深远的文化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这一举措使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得以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乡土音乐;意义;教育

秦腔下河东音乐戏曲_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_戏曲化妆教材视频

音乐

一、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

现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一些传统民族音乐慢慢的不被欢迎,学生们反而更加对那些流行音乐抱着特别高的激情。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基础开始,把乡土音乐引进中小学的课堂中。我国是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在这悠久的民族历史中,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创造了我国的优秀传统乡土音乐文化。可以说对中小学生进行乡土音乐教育,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出路。目前很多学校对音乐教育都采用学习西方音乐内容,很多情况下,这些学生可以说出很多西方出名的音乐艺术家,例如贝多芬在小学的语文教学生都出现,孩子们从小都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的一些名音乐家一概不知。所以要扭转这种局面必然要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把乡土音乐引入课堂,还可以为中小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音乐文化基础。音乐是一种体现文化的可以陶冶人们情操的艺术,文化中同时也包含了音乐。把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有效地将音乐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出现的只重音乐技术而忽视音乐文化的状况适当纠偏。而且,我国地大物博,地域性强,各个地方的乡土音乐更是丰富多彩,它们呈现出内容之广泛、底蕴之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振兴乡土音乐教育,是维护以及继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着眼于乡土、着眼于当前,更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因此,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就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原则

把乡土音乐引入课堂不是说引入就引入的事情,它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兼顾到各方面的问题。它必须要把那些对乡土音乐进行提炼,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这样才可以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把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音乐文化引入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堂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认识,而且还有利于对我国音乐文化源流体系的梳理和理论探索,更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建设。我们在把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时,要理智地分析精华与糟粕,要把把精华引入中小学音乐课程,而把糟粕的东西排除在中小学课程之外。例如赣东北地区的民间佛曲《超度》,它用于民间丧礼,为亡人超度时所奏(唱)。这一内容主要是为封建迷信活动所服务的,因此,不宜引入中小学课程。

在各个学校的整个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一直都是薄弱环节,因此,把乡土音乐引入课堂,需要对其基础理论的教学加以重视。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音乐文化,如地方音乐史等。此外,在乡土音乐内容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形式丰富多样。

三、徐州琴书音乐引入课堂的途径

学校规范教育是国家的文化传承主流机制,它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乡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直接和集中地反映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因此,把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实施最基乡的途径就是使乡土音乐进入课堂教学。在现存的教育体制下,乡土音乐如何进课堂这一领域,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①洛秦.音乐与文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1.

]①中央音乐学院范家僖《乡土民族音乐如何进课堂》、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孙丽伟《福建南音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许新华《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贯穿乡土音乐的思考》等。还比如山东省乡土音乐教材在1999年11月发行了第一版,从此乡土音乐开始进入山东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并且还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效果,例如山东烟台招远一中的李秀丽老师执教的《唱大戏》就获得第四届全国音乐优质课一等奖的第一名。这些成功的事例证明乡土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也是拥有着重大意义的。我们可以这些理论基础以及吸取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徐州乡土音乐入课堂的具体形式。

(一)走访徐州民间乐师,深入了解徐州琴书音乐

徐州琴书是徐州本地的乡土音乐,为了能使学生能很好地学习徐州琴书,徐州中学老师必须要深刻地了解徐州琴书,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琴书范围比较广泛的县镇村等进行采风,请当地民间徐州琴书艺人唱奏,深入了解音乐和唱徐州琴书的民间艺人各方面的文化背景,从而收集大量的关于琴书的原始资料。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任教老师提高自身对徐州琴书的感性认识,将收集的琴书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结合音乐理论知识,从这些原生琴书音乐中汲取最有代表性的乐句、乐汇、特性音调作为素材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运用中,我们也可以聘用那些退休演员与戏迷票友来音乐课堂进行教学。例如我们请戏曲专业学校和团体给学校的师生进行舞台演出和普及辅导,帮助中小学设计课程,进行师资培训,帮助解决中小学戏曲老师缺乏的问题;请徐州本地的一些退休柳琴剧专业演员进行亲自讲授。一段课程结束后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习柳琴剧的孩子与艺术家同台演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民俗活动,让孩子们兴奋起来,让对柳琴剧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一种内在需求。这一实施过程下来学生们更愿意接触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正好达到了乡土音乐教学目的。

(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展示所学成果

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是引导学生进行徐州琴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老师可以采取学生分组的形式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在每节课结束后,每个小组都发表一下自己上完徐州柳琴剧的一些收获和创新性的想法,老师在根据这些学生提出来的一些想法进行价值性、可行性的选择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确立了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例如对柳琴剧的历史和表演方式以及家乡文化的调查探讨,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对这些内容进行演讲评比。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搭建需求的学习载体。同时对柳琴剧学习成果的展示方式除了唱、说、舞、演以外,可以采取调查报告、小论文、照片、开答辩会、出墙报、编小报等方式,还可以是撰写一篇新闻、鼓励学生在柳琴剧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创作一段音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和柳琴剧音乐有关的一幕短剧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更好的投入到徐州琴书的学习上。

(三)教材、乐器、教室等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②《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给予地方学校教材15%-20%的乡土篇幅自主权”,各个地方中小学就应该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音乐教科书。徐州的高校教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参与中小学关于徐州琴书这类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研究教学法。此外,还必须加强对徐州琴书音乐的深入研究,为中小学强化徐州琴书这类乡土音乐提供理论支持。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校方领导应协助音乐教师编著徐州琴书这类乡土音乐教材,并录制柳琴剧民间艺人表演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教学光盘来辅助教学。《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这些音乐教学设施也同样能满足柳琴剧音乐的教学的需要。

(四)大力培养徐州琴书音乐教育的师资

由于我国传统地方音乐的地域性较强,地方高校必须承担起培养乡土音乐教育人才主要任务。所以说徐州高校应主动提高音乐教师的徐州琴书音乐水平,积极推动高校教师与优秀柳琴剧民间音乐家的学习交流。例如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优秀的民间演唱徐州柳琴剧艺人到徐州高校进行演出和讲座,引领徐州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导向,促进徐州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热爱徐州琴书音乐,更热心于徐州琴书音乐教育。徐州当地高校还可以在课程安排上插入徐州柳琴剧音乐必修课。而且徐州高校还可以为那些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开展徐州琴书音乐教育研修班,以适应中小学强化徐州柳琴剧音乐教育的需要。我们还要鼓励那些曾经参加过民间琴书乐社组织的老师承担起琴书音乐教育的重任,因为这些老师可以起到很好的积极带头作用,他们同时也是琴书音乐教育的主力军。徐州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徐州地方文化部门协调,共同担负起地方音乐文化教育的重任,借此也能有效沟通教育与文化部门。

五、结语

把乡土音乐引入课堂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广大,使中国在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中融合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一种更独特的带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可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更利于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_秦腔下河东音乐戏曲_戏曲化妆教材视频

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乡土音乐引进课堂这一教育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只是对对乡土音乐引入课堂想作了一些自己的初步设想,难免挂一漏万,亟待专家、学者们的批评与指正,进一步推动乡土音乐教育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与文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1.

[2]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3]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崔学荣.以山东为例,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地方音乐课程”建设[G].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期。

[6]杨建伟.乡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有机融合[K].科教文汇2007.2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