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乡村“镇”兴)专栏||韩国民俗村

2023-08-25 10:03 浏览:
导读: 韩国民俗村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全村如同一座露天的民俗博物馆,展出了李朝后期韩国建筑、饮食、娱乐活动、手工艺品等民俗文化的瑰宝,成为了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典范,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韩国民俗村地理位置韩国民俗村区域地图韩国民俗村实景韩国民俗村内的传统建筑韩国民俗村品牌标志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韩国民俗村是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典型成功案例。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联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乡村“镇”兴】专栏,持续关注国内外典型乡镇的发展,旨在为国内乡镇的建设提供案例研究。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

韩国民俗村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全村如同一座露天的民俗博物馆,展出了李朝后期韩国建筑、饮食、娱乐活动、手工艺品等民俗文化的瑰宝,成为了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典范,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本期【乡村“镇”兴】从基本情况、发展历程、特色民俗旅游业等多个方面对韩国民俗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方位地展现了该村的精妙规划与独有优势,同时通过分析其成功经验得出了可供我国建设类似小镇时进行参考的重要启示。

一、基本情况

地理区位

//

韩国民俗村(한국민속촌,37°25'93"N,127°12'11"E)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甫罗洞民俗村路90号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占地面积0.99平方千米,建于一处较浅的谷地之中,四面环山。

京畿道位于韩国西北部,从东侧环抱着首都首尔特别市,因而得名“京畿”,具有很高的政治与经济地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总量的24.5%。

龙仁市位于京畿道中部、首尔以南约43千米处,地处平原地区,西接首府水原市,经济与交通高度发达。

图 韩国民俗村地理位置

图 韩国民俗村区域地图

周边环境

//

韩国民俗村所在的龙仁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1月的平均-2.8摄氏度,最高气温为8月的平均24.8摄氏度。

年降水量约为1350毫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差较大,气温年较差达到27.6摄氏度,每日平均日照8.26小时,最大气温日较差出现于4月,可达10.9摄氏度。

总体来说,龙仁市气候宜人,鲜有极端天气,适合发展各类产业。

图 龙仁市历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

民俗村依山傍水,大量民族式房屋沿山而建,无名河流蜿蜒流经村中,从事传统农耕作业的村民从其引水灌溉农田,全村已被投入使用的耕地面积为13233平方米(1.34%)。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图 韩国民俗村实景

龙仁市处于交通干线京釜高速公路与岭东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交通便捷,但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可能出现拥堵。

除了市内交通以外,包括首尔特别市和水原市在内的周边城市均有车站运营直达民俗村附近的班车,车程大约30-40分钟,部分线路只要购买民俗村门票即可免费搭乘,2012年村旁追加开设了地铁站点。

人口情况

//

2020年5月,龙仁市器兴区的人口为44.2万人,近年来始终保持平稳的上升趋势,从2008年起年均增长率为3.08%。 性别比例均衡,女性人口较多,占到50.58%。居民平均年龄为39.7岁,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数的17.66%,老龄化程度严重。

器兴区住户总数为16.8万户,平均每户2.62人,其中一人户家庭数量最多,占到27.26%。2018年,全区共有6169人是多文化家庭的成员,文化包容性较高。

图 器兴区历年人口

2020年5月,器兴区甫罗洞的人口为33510人,女性占比50.30%,居民平均年龄为40.2岁,每户平均人口为2.73人,大体符合全区整体趋势。

经济情况

//

2017年,龙仁市居民人均GDP为31508美元,高于京畿道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京畿道居民年均收入为16503美元,位列全国第三,高新技术是其优势产业,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一。

二、发展历程

时代背景

//

经济繁荣

19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的韩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人均GDP只有世界均值的五分之一。

从60年代开始,国家政府实行了外向型(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将重心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韩国自此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平均每过3-4年GDP总量就会翻一番。

图 1966-1975年韩国GDP总量

有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韩国居民转入文化消费阶段,国家必须重视旅游业,推动产业转型,才能保证各类产业占比健康、互相促进,从而实现稳定且长久的发展。

政策推动

韩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特别是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1961年10月,文化财产管理局建立。

1962年1月10日,首部《文化财产保护法》颁布,此后几经修订,其中包括与重要民俗文化财产有关的条目。 同年3月,文化财产专家委员会成立。

从1970年开始,地方政府和文化财产管理局共同调查了各地民俗文化财产的各项指标,依此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准备。

1971年,为了减少城乡差距,地区性社会开发运动“新村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政府的物资支持与民众的自发行动下,大量农村土地得到了开发。

1972年,《集团民俗资料保护区域指定计划》和《民俗村设置案》出台。

以上这些政策均为韩国民俗村的建立提供了动力与指导。

思想基础

韩国人民拥有较重的“乡土”观念与情怀,热爱自己的祖国以及这片土地之上孕育的文化、信仰与风俗,首尔等许多现代化大都市的市区里仍然保存着祭祀祖先的庙宇等民族传统。民众敬重并渴望接近民族的根源,因此比起单纯的观光旅游,他们往往倾向于亲自感受真实的传统文化。

民俗旅游将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与轻松休闲的观光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可供游客满足“乡思”,潜在市场十分广阔。

时代背景

//

建立韩国民俗村的根本目的是长久地保存并传承传统文化。通过整理展出民俗资料,可以起到教育国民、传播文化、吸引游客、提供就业、保护遗产等多种多样的作用,既能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能提供一个了解韩国民俗特色的有效渠道,让国内外游客在亲身体验经典文化的过程中切实感受韩国的魅力,一举多得。

同时,建村也是为了方便日后拍摄古装电视剧与电影,村内的建筑从风格到布局均经过严格设计以求尽可能还原原汁原味的历史,以其为取景地的影片具有极高的可靠度,经得起观众的考据,如果影片能够取得成功,还会反过来助推民俗村成为热门观光打卡景点,吸引大量想来“圣地巡礼”的游客,实现双赢。

建设过程

//

组织修建

1972年1月,韩国政府组建了关于建立韩国民俗村的咨询委员会。同年,文化体育观光部管辖的韩国古代美术协会的会长金正雄成立了器兴观光开发有限公司,金正雄出资3亿、贷款4亿,政府出资7亿用于民俗村的建设,金正雄为其直接所有者。

1973年8月,工程开工。

1974年,竣工的民俗村从10月3日起对外开放,全年无休,此时全村占地0.66平方千米,仅有30余间房屋。

管理交接

1975年,金正雄因违反文化财产保护法而被拘留,尽管最终的判决结果是无罪,等待判决期间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他被迫将全部股份转让给了当时的总统朴正熙之妻的侄女婿郑英三。此时,韩国政府作为出资人之一,仍在负责民俗村的一部分管理。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遇刺身亡,已经成为中小财阀的郑英三趁此机会彻底实现了民俗村的私营化。此后,民俗村虽以“韩国”为前缀,已不再由国家或政府下属机关直营,而是由郑英三领导的民间企业运营管理。

1983年,器兴观光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兆元观光振兴有限公司,时至今日一直是民俗村的运营公司。

后续运营

1983-1990年,电视剧《朝鲜王朝五百年》在民俗村内拍摄,此后越来越多的历史剧选择在此取景。

1996年12月,为了利用有限的场地更加全面地展示民俗资料,村内建立了民俗馆和以韩国古代美术资料为中心的博物馆。

1997年,家庭公园开放,用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2000年9月,经过数次扩建,民俗村的占地面积已扩大至0.72平方千米,建筑与设施的数量达到282座,精益求精的改建工程仍在继续。

2002年1月22日,世界民俗馆开馆,极大地提高了展品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21世纪初期,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民俗村在静态的资料展出之外,开始培养风格各异的演员,令其扮成民间故事中的形象或是表演传统舞蹈等民俗节目,增强了与游客的互动性。

2012年,官方账号开设,有趣的运营方式引来了不少人气,民俗村开始了新时代的复兴。

2014年,民俗村正式对外招募演员。后半年,宣传团队开始在官方频道内上传视频,讨论度与话题度直线上升。

2015年,民俗村增设了许多乡村主题的活动,允许游客亲自体验农耕生活。

2021年2月8日,由于部分员工的辞职,账号停止了一段时间的更新,自9月3日起恢复正常。

民俗村的现任管理者是郑英三的长子郑元硕。

三、特色产业

//

相比常规的村镇,韩国民俗村更像一座露天的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会进行耕作田地、制作手工艺品等属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范畴的生产活动,但其根本目的是如实重现传统文化,最终服务于第三产业中的特色民俗旅游业。

图 2020年韩国民俗村游客性别与年龄

丰富翔实的文化资料

//

占地不到1平方千米的韩国民俗村融汇了韩国南部、中部、北部以及济州岛和郁陵岛等南部海岛地区的文化元素,村内设施并非仿建,而是从全国各地移建而来,部分损毁较重的建筑在专家的考证与指导下进行了修复,并在多次扩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忠实地再现了李朝后期即1910年前后典型韩国村庄的风貌。

全村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民俗景观区

民俗景观区是民俗村最早设立的区域,复原并展出了实景化的民俗资料与民族文化遗产,建筑包含官衙、书院、书堂、韩药房、寺庙、城隍庙、算命铺子等,一共超过270座,其间亦设有竹器、木器、陶器、铜器、烫画、面具、染布、烟袋、草鞋总计9座传统艺术作坊,家具、农具等传统生活道具的数量达到2万件,共有栽培树木80余种、传统作物100余种(包括30余种药材),大型表演的场地也位于此区。

游客可以在此体验传统民俗文化,例如骑乘演出用马匹、观看工匠的手工艺表演乃至在他们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图 韩国民俗村内的传统建筑

图 游客体验用天然染料栀子和苏木染手绢

博物馆区

博物馆区目前设有四座展览馆:

○传统展览馆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展示了李朝后期一个在今京畿道龙仁市地区务农的四世同堂家庭的生活情景,囊括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馆内同时也介绍了李朝百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所有礼节与仪式,一共包含7个子展馆、860余件文化遗产,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

○世界民俗馆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按照所属文化圈进行分类,包含9个子展馆、3000余件文化遗产,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

○陶器展览馆展出了自韩国的三国时代起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陶器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附设陶器制作体验馆,占地面积总计480平方米。

○假面舞展览馆展出了各色各样的舞蹈用面具和戏服,包含仙人、英雄、鬼怪等主题,占地面积320平方米。

图 陶器展览馆内的部分展品

集市区

集市区模仿了李朝商业街的风格与布局,沿街开设了众多店铺,出售来自20多个地区的泡菜煎饼等传统美食、豆瓣酱等农村土特产和鬼怪面具等文创纪念品,也有传统茶馆和韩药房可供入内体验放松。

图 集市区内的小吃摊位

生动多样的展示形式

//

花样繁多的民俗表演

韩国民俗村每天固定举行3场演出——农乐表演、走绳演出与骑马武艺展示,村内的2座表演场共可容纳约700名游客。

开展庆典时会追加额外的演出,例如,每年4-5月举办的《欢迎来到朝鲜时代!》李朝文化盛会期间,整个村庄会变成一座大舞台,游客可与周围身着各色古装的演员自由互动,如同真正置身于古代社会之中,一同完成一场特殊的演出。

有时,村内还会举行没有预告的突发表演,例如,2015年中秋节,村民表演了斯巴达士兵入侵民俗村的场景,并且只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部分视频画面,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观赏全貌,这样的惊喜设置增加了游客的期待度。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图 韩国民俗村内的走绳表演(左)

图 《欢迎来到朝鲜时代!》演出(右)

时令性的活动规划

根据季节的变化,村内设施的装饰风格和开放的活动都存在差异,准确重现了韩国李朝村庄四季的不同图景,亦能保证观光者的新鲜感,从而减少淡季造成的不利影响。

1-3月,游客可在“雪原猎人”野外生存庆典上体验钓鱼与猎鹰,学习李朝人民的过冬方法。

3-4月,“全家总动员:一起去郊游”露天郊游体验开放了制作风筝、用传统火炉烤红薯、使用老式爆米花机等充满回忆的特色活动。

7-8月,“农村外婆家的夏日”盛夏消暑特别庆典欢迎游客前来避暑、进行竹制水枪水仗等传统夏日游戏。

9-10月,时值秋收,游客可以观看农民用镰刀收割作物、用传统农具打谷,也可亲身上阵体验劳作。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

图 “农村外婆家的夏日”庆典(左)

图 秋收时节民俗村内实景(右)

韩国与中国的文化联系非常紧密,人民也会庆祝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些节日,民俗村内都会遵照正宗的李朝习俗开展民族特色浓厚的体验活动。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

图 韩国端午节的习俗“青蒲水洗头”

充分利用村内的环境

韩国民俗村内的地形环境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开发。

村南有一条河流流经,除了用作灌溉以外,管理者也将其建设成了民俗村的渔业展区,工作人员在河中划着渔船、使用传统工具捕鱼,岸边停靠着李朝时代供漕运用的大型木船,游客也可租借钓竿进行垂钓。

村北山中原有一座尼姑庵,村民对其加以改建,赋名“金莲寺”,又对其后的山神庙略作修葺,打造成了民俗村的一处景点,与此同时,村民仍然经常在寺内从事佛事活动。

全面先进的发展战略

打造品牌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

韩国民俗村的运营团队精心设计了品牌标志:

○上方的瓦制房顶是韩国传统的建筑特色,兼具曲线美与雄壮感。

○左侧的小人跳着假面舞。

○中间敞开的大门意为期待接纳世界各地的游客与文化。

○右侧的云团代表大自然的魅力与四季的变化。

○下方弧形的地平线展现了民俗村的愿景——在传统的根基上创造新的价值与意义。

标志使用的颜色亦有其内涵:

○橙色象征欢快、雅致、新鲜与自由,这正符合民俗村的品牌定义。

○黄色象征崭新与期望,为其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绿色象征休憩与自然,体现了民俗村的休闲属性。

○屋顶和文字的褐色代表历史与传统,彰显了民俗村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根本性质与管理者保护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

图 韩国民俗村品牌标志

民俗村还以十二生肖为蓝本打造了品牌卡通形象,它们被描绘成性格各异的十二位动物武士,守护着村庄与村民,这样的设计颇具亲和力,大大拉近了与儿童游客的距离。

韩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_韩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的目的

图 韩国民俗村品牌卡通形象

古今结合

韩国民俗村的品牌口号是“与欢乐传统的幸福共存(happy with )”。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传统文化常常会被与枯燥无味画上等号,民俗村希望能够打破这一思维定势,充分发挥文化想象力,以古今结合为宗旨,不断继承创新,实现对传统的合理重塑与全新诠释,令其紧跟现代社会的脚步,不分时空地唤起游客内心深处的共鸣。

秉持此种理念,运营团队针对休闲娱乐的要求改良了各种传统活动,增加了趣味性,并且尽量为游客提供参与其中的机会,不会令其产生难以融入的被排斥感。

典型例子如下:

○民俗村游乐区域内的鬼屋设施“鬼神传”和“传说的故乡”均采用乘坐列车穿越布景的游玩形式,前者利用高超的化妆技术“再现”了童子鬼神、井鬼神等韩国的经典鬼怪形象,后者在受到诅咒的村庄里上演了关于亡灵复仇的故事,使用尖端科技让场景更具真实感,现代的机械设备与古代的鬼怪实现了自然的交融,项目颇受好评。

图 “鬼神传”官方宣传图(左)

图 “传说的故乡”官方宣传图(右)

○作为《大长今》等许多著名历史剧的拍摄场地,民俗村每年10-11月开设历史电视剧/电影主题庆典,游客可以亲自探班拍摄现场、观看经典镜头的重现甚至参与演员的颁奖仪式和手印/签名会,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根据目前正在拍摄的影片的不同,每年庆典都有多样的变化。

注重保护

韩国民俗村汇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价值不可估量,博物馆内的文物尚可放在展示柜中受到妥善保管,露天建筑等展品却难以避免地会与游客直接接触,因此运营公司制定了详细而完善的保护与追责制度,工作人员在完成表演任务的同时必须做好监督工作,防止游客蓄意毁坏设施,村内也在各处设有监控摄像头。

此外,拴着狗链的小型犬类曾被允许入村,但考虑到可能对设施造成的破坏,从2016年10月4日开始,导盲犬以外的所有宠物都被禁止出入,民俗村的相关管理规章存在进一步变严的趋势。

四、经验启示

//

韩国民俗村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充分开发自己拥有的各类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发展经历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丰富且实用的经验与启示。

考虑选用新型建设方式

//

截至2020年,韩国已有30多个发展成熟的民俗村,有些是将固有的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起来建立的自然民俗村,也有些采用了与韩国民俗村类似的民俗博物馆形式,然而像韩国民俗村这样汇集了全国各地全面多样的民俗特色且实景展出和室内展览相辅相成的民俗村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中国在打造类似小镇的时候也可参考选用创新性的建设方式,例如将整体地理区域的文化元素汇聚起来,而不是囿于一地的特色,不落入窠臼、一味仿造同类,这样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经久不衰的人气。

找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

随着历史文化型小镇的不断增多,主题和项目难免趋于相似,例如韩国国内光是以陶器/瓷器为主题的民俗村就有5个之多,其他村落也多有制作陶器/瓷器的体验活动,大同小异的观光内容会引发游客的视觉疲劳,导致观光人数降低、村镇收入下降。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必须精准把握自身相对于他者的优势并合理利用特色进行建设,比如韩国民俗村制定的理念“重塑传统”在整个发展过程的每一步中都得到了贯彻,通过民俗资料的综合展出增加了活动的多样性,经营者也十分关注品牌的打造,民俗村标志的每个小细节都别具匠心,令人过目不忘,文化与娱乐在创新中实现了完美的交融。 同类小镇的建设切忌不经严谨分析就随意选择定位,中途摇摆不定以致严重后果。

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历史文化型小镇在发展建设时,往往面临传统文化对游客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迈入信息时代之后,传统的根基正在逐渐减弱这一事实不容否认,年轻人倾向于选择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旅行娱乐目的地,大部分文化特色小镇的游客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结构严重缺乏活力。

韩国民俗村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参考,管理者注重古今结合,对略显枯燥的传统民俗活动加以改良,向其中注入了新时代的能量,历史剧演员见面会与十二生肖卡通形象等别出心裁的设计有效地扩大了受众面,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只要设置得当,这些现代化特征并不会显得突兀,而会使整座小镇重获生机,带来庞大的客流量。

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韩国民俗村是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典型成功案例。韩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鼓励各地划定民俗资料保护区域,保证传统文化得以长久并完好地传承下去。韩国民俗村全村汇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成为了李朝文化的生动缩影,管理者凭借本地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依靠全面先进的发展战略和精准有效的经营政策,紧密融合户外实景与馆内展品的展出,通过民俗表演、节日庆典等与时俱进且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地展现韩国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最终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众多民俗村中脱颖而出。我国在建设类似的历史文化型小镇时应该吸取韩国民俗村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个体优势,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古今结合,突破创新,力求实现健康而长远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效益。

供稿 |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上海财经大学日语专业2020级本科生 印跃如

校对 |杨扬审核 |潘雪婷编辑 | 王耀辉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