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容巨壯 世法所希
曇曜五窟(16—20窟)上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约15公里的武周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的北岸。北魏旧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始建于北魏(386—5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外景
云冈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作东、中、西三区,多坐北朝南。东区四窟(第1—4窟),中区九窟(第5—13窟),西区三十二窟(第14—45窟)。此外尚有许多小窟中国佛家石窟造像图片,共计1100多个窟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云冈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涵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外景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这样的美句:“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描绘的就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石窟群!
因内容较多,我们分上、下两期详细讲解这昙曜五窟(16—20窟),此为上篇:
综 述
昙曜五窟位于西区 。编号第(16—20)窟。均为大像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由北魏(386—534年)僧人昙曜主持开凿, 故名。
昙曜法师,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昙曜法师一生处于风云变幻的时代,然而他以大无畏的气度,展开一连串复兴佛教的工作,无论在政治、经济、教化、艺术或译经,都将佛教带向复苏、繁荣的景象,可谓为北魏复佛的一代法将。昙曜法师的复佛事业中,首推云冈石窟的营造最为灿烂辉煌。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外景
云冈石窟开凿年代目前有北魏明元帝神瑞年间(414—416年)、文成帝兴安二年(435年)、和平元年(460年)等几种说法。
《魏书·释老志》记述:“和平(460—465年)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故而《魏书》的和平元年一说是目前最为普遍接受的说法。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
按云冈石窟的分期,昙曜五窟属于云冈第一期,约建于和平年间(460—465年)。工程自西端的第20窟开始,依次而东,第16窟最后完工。
按照造像题材及布局,第18—20窟为一组,基本依昙曜开窟时的原定计划完工,继承了北魏太武帝(423—452年在位)废佛以前的凉州(今甘肃武威)造像样式。第16、17窟为第二组,未按原定计划如期完工,工程延续到云冈第二期乃至第三期,融入了不少后期的造像因素。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立面图
昙曜五窟平面皆成马蹄形,穹窿顶,坐北向南,门上开明窗。除第16窟为单尊立佛外,余均雕刻三世佛。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像
第20窟正壁主佛高13.7米,高大雄伟,与文献记载的五窟造像“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大致符合。两侧原各有一佛,因外侧岩壁崩塌仅存东侧立佛,正壁坐佛也成为露天大佛。主尊结跏趺坐,施禅定印,面相丰腴。该窟造像是云冈早期雕像的典型代表。
▲云冈石窟第19窟佛坐像
第19窟为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一窟。正壁释迦牟尼佛坐像高16.8米,身着袒右袈裟,面相丰满,深目高鼻,眉眼细长,大耳垂肩,右手于胸前做施无畏印,左手提衣角。衣纹贴体,浅刻作阶梯形,是云冈早期雕像的代表作之一。内壁整齐地雕满千佛,在南壁上层另辟出一铺高浮雕释迦与罗睺罗会面的因缘故事。窟外东、西耳室造像可能完成于太和年间(477–499)年。
▲云冈石窟第18窟佛立像
第18窟正壁释迦牟尼佛像高15.5米,身着千佛袈裟,右手下垂,左手执衣角于胸前,形体伟岸,面容丰腴,刻画细腻。东、西二壁的立佛分别高8.9米、9.1米,身着通肩式袈裟,右手上举,左手下垂,略有残损。三佛间壁面原有胁侍菩萨和弟子浮雕,因风化,现仅保留部分头像。窟门西侧有“大茹茹可敦”造像题记,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有所帮助。
▲云冈石窟第17窟交脚弥勒菩萨像
第17窟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5.6米。东、西壁各雕一大龛,东壁龛雕坐佛,西壁龛雕立佛,组成一窟三佛的格局,造像体量略小。窟内外有补刻佛龛多种,明窗东侧存有太和十三年(489)题记,可为云冈石窟的纪年提供参考。
▲云冈石窟第16窟佛立像
第16窟主尊立佛高13.5米,头髻呈波浪纹,面相较清秀,袈裟有阶梯式衣纹,呈现出汉化的倾向。佛像多处已风化。东、西壁仅见风化较严重的千佛和圆拱形的龛像。
按《魏书·释老志》记载的线索,昙曜开窟可能具有“皇帝即佛”的观念,为北魏太祖道武帝(386–409年在位)及以后四位皇帝各开一窟。多数学者认为昙曜五窟分别对应道武帝、明元帝(409–423年在位)、太武帝、景穆帝(即南安王,452年在位)和文成帝(452–465年在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宗教与皇权的关系。
详 解
第16窟
▲云冈石窟第16窟外景
云冈石窟第16窟位于西区,为昙曜五窟中最东端的一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该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
▲云冈石窟第16窟南壁与西壁南侧
该窟是昙曜五窟中最晚完成的一窟,工程可能延至云冈第二期甚至晚到第三期。从主尊造像到壁面补刻的小龛造像,大体可以看到云冈开窟之初向后期风格的转变。此窟对观察云冈造像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云冈石窟第16窟南壁明窗东壁佛龛
南壁上方开明窗,壁画上下开有多重题材的佛龛,主要为后来补刻。东、西两壁的造像龛与南壁相似,造像多为后期风格。
▲云冈石窟第16窟内景
正壁(北壁)主尊为单一立佛,高13.5米,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垂于身侧,立于莲台上。袈裟衣纹以平面阶梯手法雕凿,呈现出汉化的倾向。佛像下部、举身光和窟顶部分严重风化,原貌不清。
▲云冈石窟第16窟佛立像
形体高大的单尊立佛占据窟中的主要空间。造像面南而立,直视前方;头顶具波状发、肉髻;双耳垂肩,额头宽阔,下颌饱满;身着宽大的袈裟,衣纹作平直的阶梯式,衣端自右肩甩向左臂,内衣以长衣带束结,结带下垂,两袖宽大。该像衣着与南朝(420—589年) 士人褒衣博带的衣着特征相近中国佛家石窟造像图片,说明该造像的雕凿在太和十七年(493)迁洛阳前不久方告竣。
▲云冈石窟第16窟佛立像(局部)
佛像右前臂上举,掌与肩齐,掌心向外,五指朝上,做施无畏印;左肩下垂,自然弯曲,掌心向外微微右转,食指前端已残断。 整躯佛像下部风化较为严重,但上半部保存完好,仍能清楚地观察其形象特征。
第17窟
云冈石窟第17窟位于西区,为昙曜五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年)。坐北朝南,为单室窟,平面呈椭圆形,穹窿顶。窟内主像为三世佛。该窟造像数量颇多,内容丰富。
▲云冈石窟第17窟北壁交脚弥勒菩萨像
北壁的交脚弥勒菩萨像为该窟主尊,高15.6米。主尊形体较为秀丽,雕刻细腻。此像带宝冠,交脚而坐,面部及双臂损毁严重,是云冈石窟典型的弥勒菩萨造型。
▲云冈石窟第17窟北壁交脚弥勒菩萨像
▲云冈石窟第17窟北壁交脚弥勒菩萨像(局部)
昙曜五窟其余各窟均以三世佛为主像,此窟稍有不同,主尊非释迦牟尼佛,而是交脚弥勒,表现上生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过去佛和现在佛分置两侧。北朝(439—581年)弥勒信仰十分流行,云冈石窟出现了大批弥勒造像,此像即是其中代表。
▲云冈石窟第17窟西壁南侧佛立像(局部)
西壁南侧为佛立像。像高6.39米。该龛为盝形帷帐龛,龛楣刻飞天。立佛跣足立于莲台上,慈祥而庄严 ;头顶肉髻,鼻梁高挺,大耳垂肩,双唇流露笑意。
该佛像体形丰壮敦实,所着通肩袈裟质地轻薄贴体,衣纹转折流畅;右手置于胸前做施无畏印,左手下垂。岩壁雕多层头光,内层为莲瓣纹,中层刻趺坐化佛,外层为火焰纹。龛壁两侧雕出多个盝形小龛,内雕坐佛。龛外佛龛众多,形制各不相同。
▲云冈石窟第17窟东壁南侧佛坐像
东壁南侧为佛坐像。像高5.03米。此龛 为盝形帷帐龛,龛楣刻飞天,飞天自两侧向中间飞翔。
该佛当为过去佛。佛像头顶肉髻,面容饱满而略长,嘴含微笑,神情温和恬静;结跏趺坐,双手交叠于腹前,结禅定印;身着通肩袈裟,衣纹流畅,贴合身形,与西壁立佛为同一样式。头光分三层,内层为莲瓣形,中层刻飞天,外层为火焰纹,与西壁内容有所不同。龛外众多造像分布于岩壁上,形成大片佛龛群。这些佛龛开凿年代不一,形式内容各异,反应出云冈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特征。
▲云冈石窟第17窟南壁二佛并坐龛
此窟东、西布局相似。东壁主像为坐佛,西壁为立佛,佛龛皆为盝形龛,龛楣刻飞天。龛上方壁面雕满千佛,千佛下层有一圆券龛,内为二佛并坐。
此窟南壁开拱门和明窗,两侧各有佛龛数个。拱门东、西壁下层已风化,明窗东壁下层有太和十三年(489)补刻的造像龛。龛内外为方形帷幕式,内层为圆券形,刻双龙龛柱,尖拱形龛楣雕坐佛七身,龛楣两侧和上方刻供养天人;龛内并坐二佛,造型相同。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握袈裟衣角,笑容可掬。
▲云冈石窟第17窟南壁第二层东侧佛龛
南壁壁面布满佛龛,佛龛形制不一,其中第二层东侧有一圆券龛,高约2米,龛楣上方雕供养天人。龛内雕一坐佛。佛头上具高肉髻,抿嘴微笑,半跏趺坐,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置于腿上;袈裟衣褶作折带纹,线条劲健流畅;带莲瓣 纹头光、火焰纹举身光,中间饰化佛。龛外两侧各雕刻一胁侍菩萨,衣饰华美,雕刻精细。龛下沿中央有一摩尼宝珠,左右为供养人行列。
▲云冈石窟第17窟胁侍菩萨像
南壁第二层东侧佛龛外右侧有一尊非常庄严的菩萨像。菩萨脸侧向左,朝向佛龛;头光作桃形,朴素无纹饰。
菩萨头戴三珠式高冠,正面宝珠刻一化佛,周缘饰联珠纹,两侧面宝珠呈轮状,冠顶刻二飞天拱一弯月;冠下露出对称的额发,宝缯飞扬,双耳饰圆形耳珰;袒右肩,斜披络腋,衣裙轻薄贴体;颈挂花瓣状项圈,胸前垂联珠璎珞,两臂饰双环、臂钏与腕钏,帔帛绕肩、肘。造像面相丰圆,双眼下视,做微笑状;左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内,右手下垂握帔帛;二足分开站立。
真容巨壯 世法所希
曇曜五窟(16—20窟)下
第18窟
▲第18窟外景
第18窟位于西区。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该窟坐北向南,开拱门与明窗,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窟室宽敞,东西最宽处约18.7米,南北最长处约7.7米。主要造像为三世佛,高大刚健,分别立于北、东、西壁。
▲第18窟北壁
▲第18窟北壁佛立像
▲第18窟北壁东侧
▲第18窟北壁东侧
▲第18窟北壁西侧
▲第18窟北壁西侧
北壁雕一佛二菩萨及十大弟子,造像于东、西两侧呈对称分布。主尊立佛高15.5米,当为释迦牟尼佛。佛像面相丰圆,头顶圆肉髻,右手下垂,左手于胸前执衣角,着袒右千佛袈裟。衣纹流畅劲健,整体感觉敦实庄严。立佛两侧雕刻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西侧严重风化,东侧保存较为完整。菩萨上方周围弟子相貌各异,神态不一。弟子群像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人物身躯略向前倾斜,由于岩壁风化,仿佛从壁中自然浮出。
▲第18窟北壁佛立像(局部)
北壁主尊佛上部保存完好,下部因风化已残损。佛头顶圆形肉髻,面容丰腴饱满,双目平视前方,眼角细长,略带笑意。
佛身着僧祇支,边缘刻联珠纹,外披袒右袈裟。佛右手下垂,前臂已残失;左手于胸前执袈裟衣角,袈裟自然贴合于躯干,肩、袖、胸、腹部遍布千佛浮雕,顺阶梯状衣纹排列,均匀分布,清晰可见。
▲第18窟西壁佛立像 高9.1米
东壁、西壁各雕一立佛,其上有华盖,身着通肩袈裟;佛身上衣纹稍简,仍采用浅直阶梯式手法表现,线条圆润有力。立佛上方雕有千佛和列龛造像,多已风化。两壁立佛与北壁佛立像为三世佛造像组合。
▲第18窟东壁佛立像 高8.9米
佛罩于饰三角垂帐纹的华盖下,华盖上缘方格内刻飞天。佛像身后头光呈三层,由内而外分别为莲瓣纹、化佛和火焰纹。佛头顶圆肉髻,面相方圆,鼻直高挺,唇含微笑,神态温和慈祥;身上着通肩袈裟,衣纹以浅阶梯法雕刻,于转折处贴合身形。佛身躯干丰壮敦实,两肩宽阔,二腰身较细,体量感强;右手立掌置于胸前, 掌心向外,做施无畏印;左手垂至胯部,亦掌心向外;跣足立于莲台上。
此二佛形制、纹饰内容基本一致。西壁立佛左手及腿部风化较严重。
▲第18窟北壁东侧 菩萨与诸弟子
菩萨头戴三面宝冠,宝冠上圆盘状的装饰物由山岳形联珠纹冠架托住,圆盘间隔以忍冬叶,正面圆盘内有一禅定坐佛,盘顶装饰仰月形,固定宝冠的缯带一侧结节,颇具装饰效果。头后可见垂肩的辫发和披巾。耳饰莲华吐穗,雕刻精美绝伦。这组弟子像雕刻,人物性格分明,神态生动,有的手提净瓶,有的手拈莲花微笑。还有一弟子从石壁上探头出来,高额深目,眉端卷曲,眼窝深陷,鼻梁高挺,颧骨突出,两颊陷凹,显然来自异域。其双目微颌,面呈笑容,仿佛在悟得佛理后,心灵上掠过的超然与愉悦。
▲第18窟北壁东侧胁侍菩萨像(局部)
位于北壁主佛东、西两侧。二胁侍菩萨因风化损坏严重,大部分已不存,仅东侧的胁侍菩萨头部保存完好。
东侧菩萨面容丰圆,两颊光洁,眉目纤细,双目微微下视,嘴含微笑,神情慈祥温和,秀丽端庄;头戴三珠宝冠,三圆珠均外绕一周莲瓣,内饰一圈联珠纹;中央圆珠内刻一化佛,各圆珠间饰忍冬纹。冠下额发卷曲,戴穗状耳饰,雕刻精细。
整个菩萨头像雕凿简洁,饰物精细入微,刀法疏密对比分明,安排得当,显露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第18窟北壁东侧弟子像
位于北壁主佛的二胁侍菩萨上方,东、西侧雕佛陀的十大声闻弟子,左右各五身。西侧残损严重,东侧保存完好。
▲第18窟北壁东侧弟子像(局部)
主佛东侧有一老僧头像,眼窝凹陷,双唇紧闭,鼻梁高耸,面部五官分明,具胡僧相貌。另一青年比丘面容清秀,右手拈花持于胸前,左手下垂提净瓶,神情宁静,微笑。其他弟子或有所悟,或似沉浸于法喜中,表情神态各不相同,皆具特色。
▲第18窟北壁东侧弟子像
弟子群像头部近乎圆雕,上身为高浮雕,由于山体岩壁风化,下部隐入岩壁之中,形体自然地从岩壁中显露出来。造像神韵表情细腻,丰富多样,展现出佛国庄严祥和的气氛,引人入道。其颇具巧思的设计与高妙的雕刻技艺,堪称云冈第一期造像中的经典之作。
▲第18窟南壁佛龛
南壁下层西侧有一佛龛。为盝形帷幕龛,帷幕低垂,上刻莲瓣纹,分格刻一排飞天,上方二隅各有三身胡跪供养人像。佛龛正中雕一交脚菩萨。菩萨头戴三珠高冠,冠中刻一化佛;面容方圆,眉眼细长,微微下视,双耳垂肩;唇含微笑,神情和蔼,交脚坐于狮子座上;饰耳珰、项圈、臂钏等,臂绕帔帛,胸前缀联珠璎珞,下结香花一朵垂于腹前;双手于胸前,掌心相对,做转法轮印。
交脚菩萨两侧各有一尊思维菩萨。二思维菩萨形态、面容大体相同,左右对称,头戴花冠,各舒一腿结半跏趺坐,一手支颐,一手抚腿,做垂目沉思之状,神态安谧。佛龛雕刻精细,菩萨面目传神,艺术价值颇高。
▲第18窟南壁阿育王因缘
南壁明窗西侧下部有一尊立佛,右手托一钵,下方有三童子堆叠攀登做供养状,为定光佛故事。定光佛故事窟窟门西侧上部有“大茹茹可敦”造像题记,推测为北魏(386—534)柔然族皇后出资镌造。此窟为了解当时政治、宗教及民族关系的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18窟造像丰富,手法精湛,在艺术和历史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高价值。
第19窟
▲第19窟外景
第19窟位于西区。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为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一窟。两侧各开有一耳室,其内各有一倚坐佛,与主室坐佛合为三世佛。主室平面呈马蹄形,开明窗与拱门,佛面南而坐,占据窟内主要空间,四壁刻满千佛坐像。
▲第19窟内景
▲第19窟佛坐像
正壁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佛结跏趺坐,像高16.8米;形体健壮雄浑,占据窟内大部分空间。大佛头顶圆形高肉髻,面相饱满,大耳垂肩;下颌部分略有残损;鼻梁高挺,上与眉弓相连;眉弓细长入鬓,自额角随面部的转折向后延伸,从视觉上加大了雕像的厚度。
▲第19窟佛坐像
造像两肩平展宽阔,外披袒右袈裟;内着僧祇支,边雕环状忍冬纹。衣纹细密,为近乎平行的垂直线条,以平面阶梯法雕凿,每一阶梯平面中再加刻一条阴线,以增加衣纹的密度,营造出袈裟织物的垂坠感,颇具匠心,是云冈石窟第一期佛像代表作之一。
▲第19窟佛坐像(局部)
佛右手置于胸侧,五指向上,掌心向外,做施无畏印。自大佛左侧可看到佛手指节及拇指指甲,刻画简阔而生动。佛左手置于腿上,似握衣角,略有残损,背后身光严重风化。壁上雕有千佛,均置于小龛之中,结跏趺坐,成行分布于岩壁之上,整齐划一。
▲第19窟南壁西侧上层佛立像
南壁壁面及明窗东、西两侧均雕有千佛。南壁西侧上层有一立佛,高3.61米,带圆形头光,高肉髻,双耳垂肩,跣足而立,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垂抚一胡跪弟子头顶,立佛身所着通肩袈裟轻薄贴体,具笈多造型风格。据推测,此像表现的是佛传故事中释迦牟尼佛与罗睺罗父子相见的题材。
▲第19—1窟佛坐像
▲第19—1窟右胁侍菩萨像
东耳室现编号为第19–1窟,西耳室编号为第19–2窟。耳室内各雕一佛二菩萨,壁画亦刻满千佛。佛倚坐,面容与主佛相若,但身着宽大的袍服,是太和年间(477–499)改制后的样式,可知其工程延至太和年间始告俊。西侧耳室南侧崩塌,仅存北侧胁侍;东侧室一佛二菩萨保存完好,其中胁侍菩萨头戴三珠宝冠,缯带垂于耳后,斜披络腋,壁饶帔帛,右手于胸前似持麈尾,左手提净瓶,衣纹贴体流畅,造像神态生动,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
▲第19—2窟佛坐像
西侧耳室佛坐像,高约8米,面容饱满,具高圆肉髻,大耳垂肩,眉眼细长,双目微微下视,做微笑状,神态慈祥;右前臂抬起,手置于胸前做施无畏印,左手置于膝上,双足下垂,倚坐;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方座底部雕供养人行列。坐佛身后刻有多重举身光。头光三层,内层为莲瓣纹,中层为化佛,外层为供养菩萨;举身光三层,中为供养人像,内、外两层为火焰纹。其余岩壁上雕满千佛造像。
从大佛衣饰与造型分析,此窟造像呈现了云冈石窟第二期常见的汉化风格。推测此窟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未完成而延宕至太和年间(477–499)竣工。
第20窟
▲第20窟
第20窟位于西区。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坐北向南,主要造像为正壁坐佛和东、西两壁的立佛,为三世佛的组合题材,与第18窟相同。此窟为单室窟,平面原为马蹄形,穹窿顶,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
因窟外为木构建筑,前壁、窟顶和部分西壁也已崩塌,故窟内尊像敞露在外,俗称“露天大佛”。坐佛高13.7米,造型雄健,表现出云冈石窟早期造像的典型特征,是早期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佛像之一,也是云冈石窟最显著的标志。大佛两侧原各有一胁侍菩萨,惜已崩毁,仅存西侧菩萨胸前项圈及东侧菩萨足下一地神。
▲第20窟佛坐像
大佛面庞丰圆,顶作圆肉髻,双目炯炯有神,长眉高鼻,鼻梁高挺,嘴角微微上扬,蓄八字胡须,两耳垂肩,身躯雄伟;内着僧祇支,边缘饰联珠、忍冬纹,着袒右袈裟,袈裟一角偏覆右肩;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双手以下及佛座部分严重风化。衣纹雕刻精致,整体气势浑厚、素朴;头光自内而外雕莲瓣纹、坐佛和火焰纹;举身光雕胡跪供养天人、禅定化佛、火焰纹。崖顶两侧上方各有一飞天和供养菩萨。
▲第20窟佛坐像(局部)
▲第20窟佛坐像(局部)
▲第20窟佛坐像右侧身光(局部)
此窟造像以平直刀法为主,具简洁洗练、粗旷雄浑的艺术特征。
▲第20窟东壁佛立像
东壁立佛高8.95米,佛头顶圆髻,双耳垂肩,面容丰满;鼻梁高挺,上与眉弓相连,轮廓分明;双唇呈微笑状,神情温雅和善;身躯挺拔丰壮,着通肩袈裟,衣褶绵密,依躯干起伏;身后有多重头光,头光由内而外依次为莲瓣纹、胡跪供养菩萨、化佛,最外层为火焰纹。立佛足部风化,推测原应雕有莲台。
西壁原有一立佛与之相对,但因洞窟崩塌已无存,仅见莲台与少部分火焰纹头光。
总 结
昙曜五窟的开凿,揭示了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中国佛教艺术”的开创。代表了我国北魏时期造型艺术的巅峰水平。
云冈石窟早期佛教造像艺术是在吸收、保留外来佛教造像仪轨的同时,又运用了中国人的理解与雕刻方法,赋予佛像以鲜明的“形”和“气”,大大提高了佛教造像总体精神的内涵,也为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昙曜五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发展创新了中国式的佛教造像艺术。造像体现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传统艺术精髓。它所显示的粗犷、雄浑、朴实、大气的风格,以及那造像中以“气”为主的造型艺术特色,是云冈石窟佛教造像所特有的。
总之,云冈早期的佛像具有巨大与佛性的雕造神奇,石窟的佛教造像在世界石雕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它创始以来一直闪烁着人类宗教艺术的光芒,并成为非常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