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绕不去的肯定是这个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但是易中天曾经说,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文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这个观点真是可笑之极。
一、儒家文化有着难以言喻的包容性
“君子和而不同”是儒家一直强调的,儒家一直是诸子百家中一个极其擅长博采众长的学派。诸子百家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如果否定了儒家文化对于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也就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所有的传统文化。
是的,儒家文化并不能完全和传统文化划等号,但是擅长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的儒家文化,是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相对稳定局面的核心。“三人行,必有我师。”儒家文化一直倡导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这可是既定事实,是不容否定的,而这一切的一切,要先基于儒家文化给予百姓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试想一下,如果连社会都不安定,那谈何发展?而在封建王朝几千年的时间里,但凡是个稳定的大一统王朝,都是以“外法内儒”的体系存在着的。儒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又倡导学习其他学派的优点,才能使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长期大大领先于世界,如果这样还说儒家文化阻碍科技发展,岂不荒谬?
二、儒家文化的变味
很多人说儒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他们说的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儒家文化,这段时间的儒家已经变了味。
孟子曾说“执中无权犹执一”,哪怕是儒家视为圣经的四书《中庸》,儒家弟子应用的时候也应该顺应时局,随着世界的改变,儒家文化也要随着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跟着时代,学习新的东西,就势必要过时。但是明清年间的儒家弟子们并没有做好这一点。
宋朝的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提出的那一套“格物致知”,在明清时候被很多儒家弟子从书本上学了去,但也仅仅如此。只有少年王守仁在一竹子前坐定“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却只是“格”出一身病来。从此才去怀疑,才去探求革新,才能有后来的阳明心学。
明清时候,特别是清朝,因为中央集权的要求,对儒家弟子听话的要求不断放大,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少的弟子敢去怀疑先贤,敢去革新儒家的内涵,王阳明是革新了一番,但自他之后,就再也没有去革新儒学的弟子了。
儒家其实没有变,但是近代以来,世界变了许多,没有变的儒家也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新文化运动中各个大贤们高喊“打倒孔家店”,其实不如说是在“革新孔家店”。
三、科技可远远不止器械上的
易中天所说的阻碍科技发展,其实应该是看了中外近代器械上的差距所说的话。但这科技指的,可远远不只是器械而已,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数学医学,亦或者是农业,都是科技的一部分,而这些方面,可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长处。
前文提过,儒家是个擅长学习的学派,自然是能博采众长,学得这些学派在科技上的长处。最典型的,那必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若没有这四大发明,今天这世界是怎样的还不好说,欧洲的城堡也许还是坚不可摧的儒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人的航船会在大西洋迷失方向,而大家也许根本没机会学习识字,对于这些贡献,怎么能说是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呢?
要我说,儒家文化不仅不会阻碍科技发展,反而会促进科技发展,因为无论换成哪一个学派取代儒家的地位。一来难以给予社会最大限度的稳定,二来也难以保证可以博采众长不断壮大。说不定佛教在中国不断壮大后,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就用佛教去取代那个学派,如果真让佛教主导了中国人的思想,那才是真正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四、易中天自己的问题
易中天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品三国》系列,其中他曾说过刘备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资本”。但是纵观三国的君主,孙权多次背刺盟友,晚年又刚愎自用,逼死了许多功臣,这样的君主明显不是儒家推崇的;而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的行为更是人神共愤,与儒家的礼教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只有刘备,不肯放弃百姓,宁可放慢速度携民渡江,纵观其一生,除了夷陵之战是因为孙权的多次无义行为激怒引起,导致了一次不合道义的战争外,刘备大体是“弘毅宽厚”的一个人,是儒家十分理想的君主。对于这样的君主,身为中文系教授的易中天却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给他一个资本家的帽子,如果不是他故意戴着有色眼镜看刘备,就是在故意抹黑儒家文化。
这不是他唯一一次惊人的言论儒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还曾经说英国人发动的鸦片战争只是为了扭转当时和清朝的贸易不平等情况。众所周知,吸食鸦片对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当时的中国被鸦片祸害的人不在少数,而易中天张口就是贸易平等,闭口就是外交机会,完全没有把被祸害的中国百姓放在心上,这不是他自己说的“以人为资本”的行为吗?当时的中国是能通过茶叶、瓷器等商品让欧洲的白银流入中国,但这些东西可曾祸害百姓的性命?
谋财不顾百姓的性命,被断了财路悍然发动战争是正义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做法,到了易中天口中,反倒成了破坏了外交和贸易平等的行为,这些倒是稀奇,易中天如果不是为了赚取流量而发出这些邪说的话,真心希望他能再好好拜读儒家经典,感受一下儒家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