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贵州茶:从西周时期的美味到如今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2024-06-11 14:08 浏览:
导读: 中国人爱茶,这首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可见一斑。自陆羽将茶的清香甘甜从自然界中萃取提纯出来后,茶香飘万里,沉醉数千年。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久安乡曾被评为“贵州最美茶乡”“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中国高原古茶树之乡”,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茶还可以用来欣赏、感受、学习,甚至是吃。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中国人爱茶,这首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可见一斑。自陆羽将茶的清香甘甜从自然界中萃取提纯出来后,茶香飘万里,沉醉数千年。原本是用来解油腻的茶叶逐渐形成一种新生活的调味剂,由茶衍生出的茶文化和茶礼仪,最终在唐朝形成特色的茶道。此时,贵州的茶正在默默地进入万千爱茶人的家中。

早在西周时期,贵州省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县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时,贵州成为了我国的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叶与丝绸、瓷器一起通过茶马古道,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等地。如今贵州已发展成为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并形成了“三绿一红”的茶产业品牌,其中“一绿”即为湄潭翠芽。

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茶家屯文化墙_官屯堡乡车进家

雷山银球茶采摘。黔东南州茶艺文化协会供图

唐诗江——不断进取的茶叶老行家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广受人们喜爱。在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产茶且味美”的论述。清《贵州通志》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湄潭茶历经古代的“眉尖茶”、民国时期的“湄潭龙井”、新中国成立后的“湄江茶”等名称,最终在1954 年湄潭县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确定为“湄潭翠芽”。

唐诗江,湄潭翠芽手工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一双手制茶无数,半辈子心血都在茶中。可以说,茶就是他的一生。父亲早逝,家境贫寒的唐诗江从小跟着师傅学习做茶,茶并不是一门简单的手艺,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为了做好茶,唐诗江苦心学习,不耻下问,死记硬背各种与茶叶相关的化学名称和茶的历史。凭借着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他终于成了小有名气的制茶专家。

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官屯堡乡车进家

唐诗江在炒茶。石燕飞 摄

每年, 湄潭翠芽传承基地都有学生来实习,从未停止学习的唐诗江一边教授学生们手工炒茶的技艺,一边虚心向学生们学习关于茶叶的理论知识。他再融入自己的经验不断创新提升,制作了好几款颇受市场欢迎的湄潭翠芽。他说,“学习没有止境茶家屯文化墙,茶的门道也没有尽头。”唐诗江从年轻时起就一门心思地学做茶,他的梦想就是想把老师傅的手艺统统学到手,拥有像师傅那样能用鲜叶制出极品茶的手艺。手工炒茶要用掌心感受火候,刚开始学的时候手掌起泡是常事,后面娴熟了之后,手掌也是破皮严重。唐诗江已经习以为常,这双伤痕累累的手就是他骄傲的资本。

采青、晾青、杀青、做形、提香和储藏,唐诗江将这六道工序烂熟于心。晾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茶青,还要时刻注意温度和湿度;杀青则是在锅温130℃左右时,投入茶叶开始炒茶。等茶青散发掉部分水分,叶质柔软后,降低锅温至70℃左右,采用手法将芽叶拉直、搭平、拓紧;做形时要求扁、平、直、滑……

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茶家屯文化墙_官屯堡乡车进家

茶家屯文化墙_官屯堡乡车进家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

官屯堡乡车进家_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

采青、晒青、杀青,每一个工序都有讲究 。石燕飞 摄

唐诗江说,湄潭翠芽的品质基本上在杀青的时候就能决定,特级、一级翠片的杀青过程历时10-11 分钟, 二、三级翠片历时16-17 分钟。因为工序复杂耗时长,湄潭翠芽曾价格不菲。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机械制茶普及,成本降低了,湄潭翠芽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时茶家屯文化墙,唐诗江也多了另一项重任——把关机械制茶的质量。“机械制茶的优点就是产量大,能让更多的人喝上湄潭翠芽,虽然品质与手工的极品茶叶有差距,但至少可以品尝到醇正的湄潭翠芽。”

机械制茶也需要人工进行调控,温度、湿度、时间,这些都影响成茶的质量。在手工制茶大半辈子后,唐诗江又开始了学习如何和这些铁家伙们打交道,并将大半辈子的炒茶经验运用其中。“学无止境。”唐诗江说,“我也在教孙子炒茶,希望他也能明白茶这门学问没有尽头。”

近三十年的炒茶积累与精湛技术,让唐诗江在湄潭声名极佳,是手工炒茶人的代表。现在,每年经唐诗江定评分级的茶叶多达三万余斤,他已荣获中国制茶大师称号,茶叶已与他密不可分。

毛鹃——新秀“银球”的年轻传承者

相比起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实在是“年轻”,但雷山银球茶的名气却一点也不小。2014 年9 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雷山银球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银球”,因其形状为球体,球面银灰润绿,创始人就把这个小茶球命名为“雷山银球茶”。

雷山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山高云雾多,土壤肥沃水源富含矿物质,是茶叶生长的好地方。目前,在雷公山北麓——方祥乡毛坪、雷公坪等地发现有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其特定的高山环境造就出独特的茶叶品质。雷山银球茶就产于此地。

官屯堡乡车进家_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

雷山银球茶传承人毛娟 。杨舰 摄

雷山银球茶形状独特,是直径约18—20 毫米的球体,表面银灰墨绿。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制成,茶青是上年秋季形成的越冬芽,在清明前后发育而成。越冬芽的物质积累丰富,茶叶品质优异,叶肉肥硕柔软,香味浓醇,爽口回甘,耐于冲泡。

说雷山银球茶“年轻”,是因为银球茶的历史并不久。1971 年,雷山银球茶的发明人毛克翕在炒茶时,发现了一些球形颗粒,这些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他突发奇想,要将茶叶做成茶球。为实现这个愿望,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只有产于海拔1400 米以上云雾缭绕的雷公山的清明新芽才能制作,这种茶叶的高含量果胶质才能让茶“粘”成一个紧实饱满的茶球。做成茶球后,他又研制出四次烘炒技术。经过长达十年的钻研,1982 年, 毛克翕终于制出第一批茶球,并命名为“雷山银球茶”。一经制出,雷山银球茶就获得了人们的肯定,多年来荣获诸多奖项。

现在,雷山银球茶有了新的传承者,毛克翕的孙女毛鹃继承衣钵,成了雷山银球茶的新一代传承者。“爷爷1980年主动走出了县科委办公室,到距县城14 公里的丹江镇苗寨山坡上安营扎寨,开发茶叶基地。他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毛鹃决心用爷爷的手艺将雷山银球茶发扬光大,也让雷山的乡亲们借着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我对银球茶非常有感情,从小就看着爷爷、父亲做茶,银球茶在我的生活里无处不在。”

毛鹃原本在雷山县旅游局工作,爷爷病危之时拉着她的手,嘱托她好好传承银球茶。爷爷去世之后,毛鹃辞去了县里旅游局的工作,一心扑在银球茶上。

毛鹃说,以前作为传承人会倍感压力,但现在,觉得更多的是责任。“大家对我们认可,我就更想做好、守护好银球茶。做好银球茶,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家业,更是一辈子都要做好的事。”小小的银球茶没有辜负新一代传承人的心血,它的美誉传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帮助许多乡亲们实现了致富的目标。

链 接

贵州十佳最美茶山——2021 年第十三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上评出“贵州十佳最美茶山”。

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茶山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核桃坝茶山所在的核桃村被誉为“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茶海生态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农旅、茶旅一体化发展迅速,建有茶文化、茶工业参观体验园、生态茶庄、百茶图广场、茶礼茶俗雕塑、垂钓基地、生态体育公园等景点,还可体验“研学+茶”旅游、农耕农事采摘、百茶宴、茶叶加工等,充分享受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旅游的最大乐趣。2021 年,核桃村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官屯堡乡车进家_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

湄潭县永兴镇生态茶园。杨舰 摄

遵义市凤冈县田坝茶山

田坝村茶海之心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在这里,人们可以被从茶园山林来的风拥抱;可以在茶园牧歌的步道上流连;可以享受仙人岭天然氧吧;可以闻茶海茶香花香;可以学锌硒茶艺茶道;可以体验采、炒、制养生茶技;可以品尝亲自制作的茶叶;还可以带走生态有机产品与家人、朋友共同分享。

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关子山茶山

道真自治县关子山茶山又名“仡山茶海”,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茶区面积3 万亩。春日照耀下,站在“茶圣亭”放眼望去,茶园堆青叠翠,垄垄茶树依山顺势,绿野遍坡。片片茶园间,硬化的公路、行道,纵横交错、相连成网。绿树与民居相映,绿林与茶园相间,行走其间,馨香扑鼻,秀色可餐。从山顶出发,循着一个方向抵达山脚。目之所及皆是翠绿的茶山茶园,可谓一步一景,应接不暇,是不能错过的好风景。

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官屯堡乡车进家

关子山茶园春色。郑德柳 摄(贵州图片库发)

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茶山

“石阡茶,温泉水,天天喝,九十八。”石阡苔茶富含钾、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以来就有“石阡苔茶甲(钾)天下”的说法。循着山区公路逆风而上,两侧翠色葱葱,茶树铺天盖地映入眼帘,如一席巨型绿毯覆在山头。

铜仁市印江县湄坨村茶山

湄坨村立足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走进村庄,如同走进了一道绿色风景。这里林木葱茏,茶园一片翠绿,空气中茶香荡漾,令人心旷神怡。阳春三月,气温回升,湄坨茶山云雾缭绕,嫩绿的新芽迎春俏立,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采茶人背着竹篓,穿梭于茶树间的身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远处是连绵的山脉,一派仙境景象。

黔南州都匀市毛尖镇茶山

“这里不仅环境好空气更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都匀市螺蛳壳山上茶园每天都会迎来远方的客人,对于这里的无限风光,倍感惊叹。毛尖镇的螺蛳壳茶山以山地、丘陵为主,这里不仅有茶山,还有高寨水库波光粼粼,观景台上风光宜人,总阳民族村寨民风浓郁。有人打趣道:“都说茶山好风光,不到这里,就不知道这风光有多美好。”螺蛳壳茶山已经是摄影师的根据地,一年四季,地点不变,景色却千变万化。春红夏绿秋黄冬白,每去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官屯堡乡车进家

都匀毛尖核心产区螺蛳壳高寨水库茶园景区。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黔西南州贞丰县小屯镇茶山

小屯镇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1500 米,年均气温16℃,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这里具有茶叶种植得天独厚的条件。贞丰县小屯镇木桑村,茶树布满山坡,风吹过,茶叶随风摇曳,映绿了整个山头。每到春茶采收之际,茶山处处可见蓝衣白头巾的布依族采茶人。浓郁的布依风情和飘香的茶叶使得小屯镇充满了魅力,等待着游人的到来。

黔南州瓮安县建中镇茶山

走进瓮安县建中镇,一座座茶山此起彼伏、随处可见。站在茶山顶,茶树绵延不断、一望无垠,黄、白、绿相间,秀色可餐。茶山道路纵横,四通八达,两旁花团锦簇,芳香四溢。在四周青山环绕中,欧标茶园小镇里清澈的湖泊与周边的美丽花草、绿色茶园相映成趣,红顶白墙的欧式建筑分散在茶园之间,充满异域风情。小镇内建有专供出口欧盟的有机茶园,除了在此领略欧洲异国情调外,还可在里面体验采茶、炒茶和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

官屯堡乡车进家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茶家屯文化墙

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茶叶种植基地。肖伟 摄(贵州图片库发)

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茶山

高屯街道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多低山丘陵,平均海拔 430 米,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资源十分丰富,常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沿着旅游观光栈道行走,一路上樱花绽放,与翠绿的茶树交相辉映,景观亭旁高大的桂木遮阴避阳,坐在亭阁上或景观台上听着古典音乐、品着茶、观看茶园好风光,体会着茶旅文化,人在画中,物在景中,恰似一幅山水画卷。

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官屯堡乡车进家

黎平县高屯社区的桂花台茶旅体验基地。杨晓海 摄(贵州图片库发)

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九龙山

近年来,久安乡作为贵阳市花溪区产业转型的样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发展茶产业,筑牢生态屏障,做强生态产业,做优绿色经济,实现了“煤山变茶山,矿工变茶农,茶区变景区”的变化。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高山之上,五千多株古茶树悄悄生出绿芽,等待着开始多起来的农民和游人。久安乡曾被评为“贵州最美茶乡”“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中国高原古茶树之乡”,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茶还可以用来欣赏、感受、学习,甚至是吃。去久安,接受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茶家屯文化墙_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_官屯堡乡车进家

来源|《贵州全域旅游》杂志

策划|赵车

文|孙晋楠

编辑|杨倩

二审|杨雁

三审|黄莎莎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