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二十八祖的传说不必当真,更没必要去考证

2023-05-31 09:05 浏览:
导读: 禅宗追认佛陀的大弟子迦叶为“西天初祖”。中土禅宗的前身其实是南北朝时期的“楞伽宗”。后来,鸠摩罗什在长安弘扬大乘菩萨禅,丰富了中土的禅修方法。尚不是后世的“以心传心”的祖师禅,而是教理与禅观并行的如來禅。本文参考资料:《楞伽经》、《金刚经》、《坛经》、《楞伽师资记》、《续高僧传·达摩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任继愈《佛教史》、王路平《大乘佛教与终極关怀》。

西天二十八祖

禅宗追认佛陀的大弟子迦叶为“西天初祖”。共有“二十八祖”的传承。但是,大迦叶以“头陀行”著称,精严持戒,谨护三业,在世时估计没想到有朝一日会被追认为祖师。如果他知道自己名义上的传人呵佛骂祖,大概会被气得乘“怨”再来。所以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对于二十八祖的传说不必当真,更没必要去深究考证。

楞伽宗

中土禅宗的前身其实是南北朝时期的“楞伽宗”。

楞伽宗依据的经典是《楞伽经》。此经有好几个译本,楞伽宗依止的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四卷本。所以北派禅宗(以下简称“北宗”)尊求那跋陀罗为“中土初祖”。

禅宗之所以以“禅”为宗名,是因为对传统的禅法进行了变革。“禅”的梵语,原意是指扫除内心各种杂念,在宁静中专注一境深思义理的修习方法。主要通过静坐、调整呼吸、心注一境来达到静冥状态。这种禅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由安世高传入中国,称之为“安般禅”()。

后来,鸠摩罗什在长安弘扬大乘菩萨禅,丰富了中土的禅修方法。而将安世高的安般禅被贬称为“小乘禅法”。但是,菩萨禅的可操作性不强,以至于很多宗派虽然自称大乘,但在实际禅修中用的仍然是小乘禅法。

稍后,在求那跋陀罗译出的《楞伽经》中,列举了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來禅四种禅法。强调以攀缘如禅作阶梯,以具备自觉圣智的“如來禅”为止观的禅法。此经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启发着修行者去另辟途径。这个另辟途径者就是菩提达摩。

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_怀孕了男孩是提前生吗?_李博峻的前生是

南北二宗传承世系表

达摩禅:二入四行

菩提达摩是伊朗人,他在南朝刘宋(420—479年)末年到达中国。关于达摩的神话故事实在是太多,传说他见到过梁武帝,将收刮民财做佛事的梁武帝教育了一顿,说他所做的佛事毫无功德。其实,达摩到达中国时,梁武帝还是位青少年,他的梁朝尚未建立,不可能以皇帝之尊与达摩论道?此外,在传说中达摩还是位武林高手,撰写了武功秘籍,他会水上漂,能站在一杆小小的芦苇上漂过长江。这些故事的真伪在今天已不值一辨。但问题是他既然被北宗尊为“二祖”,那至少应与“初祖”求那跋陀罗见过面才对。问题是,当达摩到达中国时,求那跋陀罗早就圆寂了。

达摩先是来到刘宋的交州(今越南),然后来到都城金陵,再到北魏。他一路从南方逛到北方,却找不到一个知音。然而在旅途中,他无意间读到了求那跋陀罗的四卷《楞伽经》。发现这部佛经非常契合自己对禅法的理解。于是,他宣称《楞伽经》是整个佛教的“心要”,可以此经印证修行所达到的境界(印心)。由于他高度推崇《楞伽经》,而被北宗尊为“二祖”。

其实,《楞伽经》并不是一部专讲禅法的经书,但菩提达摩从中提炼出了“二入四行”的禅修实法,提升了如來禅的可操作性。

“二入”分为“理入”和“行入”。

“理入”就是对佛法义理的领悟。认为“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理入”分三个次第。先要熟悉佛陀的经教,对真如佛性产生信心,为“舍伪归真”奠定学理基础。然后依理坐禅壁观,令心安定。进而达到“道”与“心”的契符,实证所观之理。

达摩认为,仅靠坐禅观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行入”上配合。

“行入”有四种,称为“四行”:

一是报怨行。认为今世所受的苦恼果报,都是从前所作恶业造成的,所以受之而无怨无悔,这就是报怨行。

二是随缘行。认为今世即使有福报,那也不过是过去的善业因缘促成,缘尽之后,还归于无。一切都是缘,此中并无一个“我”。所以要以“无我”观之,得失随缘,不计苦乐,这叫随缘行。

三是无所求行。世人因不悟真理,被宿业牵引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而处处贪著。悟道者应安心于无为,形随运转,不贪著世间,意在出离。这叫做无所求行。

四是称法行。法体无染,顺之无心,与真如本性(法)之理相称而行,以至行所无事,纯任心之本然,达到“心”与“法”的不二。这叫做称法行。

达摩的禅法以《楞伽经》为据,整体上属于“有宗”。“二入四行”明显是逐步深入的渐修法门。尚不是后世的“以心传心”的祖师禅,而是教理与禅观并行的如來禅。它需要经过持戒、坐禅这样的勤修苦炼而逐渐成功的。

李博峻的前生是_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_怀孕了男孩是提前生吗?

达摩临终之际,以四卷《愣伽经》交付慧可(487—593年)。他对说慧可说:“我观汉地,维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李博峻的前生是_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_怀孕了男孩是提前生吗?

达摩画像

慧可得达摩真传,主张在泯然无相的净心中,体悟同一法界无差别,一切境缘都不能扰乱净心,一切烦恼自然除灭。这一主张与天台宗的“性具实相”观颇为接近。估计是随着隋朝的统一,相互之间产生了影响。

慧可传僧璨(?—606年)。主张性罪本空,但仍以《楞伽经》作为籍教悟宗的主要经典。

慧可和僧璨都被称为“楞伽师”。

僧璨传道信(580—651年)。道信以心法诠释《楞伽经》,撰《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他的禅法重视实践,提出以“明净之心”为修为目标,反对心外求法。与当时净土宗倡导的“他力信仰”相对立。净土信仰是依靠佛的愿力来帮助脱离轮回。而道信强调以“心”为源凭借自力修行。认为“心缘境时,六根空寂,六尘梦幻,如镜中物影”,能缘和所缘都是空幻不实的。这已是明显的般若空宗思想。正是从道信开始,楞伽宗内开始萌生了般若空宗的枝叉。

南、北二宗从弘忍那里正式分道

道信传弘忍(601—674年)。

弘忍俗姓周,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生于湖北黄梅,七岁随道信出家。道信临终之际将衣钵传于弘忍。弘忍坚持道信的山林风范,足迹不入市朝,多次谢绝朝廷的征招。终身驻于黄梅东北的冯茂山。所以,弘忍的禅法又称为“东山法门”。

弘忍自己虽不出山,但他的弟子遍布大江南北,颇负盛名的十大弟子是:荆州神秀、潞州法如、安州玄赜、资州智洗、华州慧藏、隋州玄约、嵩山老安、杨州智德(朝鲜人)、白松山刘主簿(居士)、韶州慧能。诸弟子中以神秀为“上首”,经常代弘忍登台传法。

弘忍继承了道信以“心”为宗的禅法,强调以守本真心为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旨。他在以《楞伽经》印心的同时,为了顺应中国信众舍繁求简的心理,也用《金刚经》来印心。

怀孕了男孩是提前生吗?_李博峻的前生是_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

从菩提达摩那里一路发展来的楞伽宗,在弘忍的手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有了两部“印心”的经典。一个是《楞伽经》,一个是《金刚经》。

弘忍将《楞伽经》印心的如來禅法传给了上首弟子神秀。此法需依次第渐次修行,世称“北宗”。

弘忍另将《金刚经》印心的“祖师禅”传给了广东的慧能。祖师禅主张明心见性,不依次第而顿悟成佛,世称“南宗”。

这里先简单地说一说神秀的北宗。

神秀(606—706年)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在平均寿命偏低的古代,神秀活了100岁,仅凭这一点都足以让当时各界肃然起敬,因为长寿也是一种有德行修为的证明。神秀的禅学思想是“心体清净,体与佛同”,“佛即是心,心外更无佛”。可见他也是反对心外求佛的。他的禅法主张是“坐禅习定”,以“住心看净”。坚持的是由“定”而生“慧”的传统套路。

而且神秀禅法所观之“心”,是心体清净的真如本心,这是典型的《楞伽经》“有宗”思想,与般若空宗所论的“心”有所不同。

神秀很欣赏傅大士(梁代居士傅翕)的一个颂:“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并由此引申说:“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将体用互即、动静一体作为修行悟道的究竟。从这一理念出发,他认为禅修就是要“拂尘看净,方便通经”。特点当然就是依次第渐修。

所谓“佛尘看净”就是观心为幻,以摩垢去妄,达到安静以明照。“看净”就是看护心净。需要经常拂拭心垢,保持本心的明净。

所谓“方便通经”,是指将其“五方便门”与佛教经论会通起来。强调对经论的理解要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地解释,这与一般拘泥于文字的做法是不同的,这是北宗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用“心”来解“经”,而不是用“经”来解“心”。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传统的突破。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法门要深入解悟佛法经教,所以只适合于有充裕条件精研佛理者,而对于当时的普罗大众明显是不契机的。

会昌法难后,偏向于经教义理的北宗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就逐渐衰落了。而主张不必广明经教,只需见性成佛的南宗成了整个禅宗的主流。关于慧能的南宗,下一篇再讲述。

李博峻的前生是_中国佛家的前生是什么_怀孕了男孩是提前生吗?

本文参考资料:《楞伽经》、《金刚经》、《坛经》、《楞伽师资记》、《续高僧传·达摩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任继愈《佛教史》、王路平《大乘佛教与终極关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