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体用论是确认了人的本真存在

2024-02-29 10:01 浏览:
导读: 应该说,体用论是华夏文明哲学建构的一种标志性理论。一旦理解了这种阐释的实质,就可以明确后来者对体用论的不同发挥。而体用论在佛教中的流行,就是佛教本土化的一种标志。可以说,体用论就是一种华夏文明特有的哲学阐释模式,它本身也是对绝对超越者与“一”之间的所构成的知识的一种更侧重于事实体验的论述。

当本真自我确认后,体用的事实就存在于那里了,这是由本真自我特定的意识结构所决定的,而体用论正是对此结构的最准确的理解之一。因而,如果不能实现一种自我确认,必然无法理解体用论。

当然,不同文明对自我的确认是不同的,一些只确认了绝对超越者,一些只确认了“一”,而还有一些才同时确认了两者。但无论是哪一种确认,事实上都是自我在体用着,只不过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那些选择宗教路径的文明形态就不会着重体用论。

应该说,体用论是华夏文明哲学建构的一种标志性理论。最早的体用论出现在《周易·系辞上传》:“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此处,所显与所藏分别是即体与即用而言,即体即用是说体用是不分的,这也就是前人所说的体用不二。这种论述的本质在于,一方面,本真自我确立了“一”,那么一切存在都是内在的,这是于体而言;另一方面,“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直观发生了——绝对超者起到作用了,这就是“用”。人因为有此“用”,而确立了“体”,又由于“体”特殊的内在性,那么一种体用论就确立了。它本质上是确认了人的本真存在,更进一步说是人通过一定的意识行动确认了自身的本真存在。

当然,此处“显诸仁”的,并不是本真自我——实体,而是在确认了本真自我基础上的具有德性——至善的道德实体,这是体现儒家思想的论述。这种论述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相应的“用”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仁用”。应该说,真正的体用只发生在本真自我的——实体的领域,而不是在至善的道德哲学的领域道的体相用,只不过后者包括了前者,即至善包括了真。

一旦理解了这种阐释的实质,就可以明确后来者对体用论的不同发挥。三国时王弼在他的《老子注》中有言:“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此句前后所承接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即只有以“无”——绝对超越者为用,才有“有”——“一”的体之所立。这就是将老子那里的道与德之间的因果关系,转化成为了一种不再显示逻辑关系的体用论。

道的体相用_道的体相用_道的体相用

这种体用论并没有趋向于一种知识化阐释,而是更多地体现了人在本真自我中的经验感受。但就是这样的一种哲学阐释,对整个中华文明的思想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该说,魏晋时期的玄学,就是在发挥体用论而已,而且,它也体现了传统的儒道,甚至与外来的佛教之间的在哲学上的一种融合。佛教初来乍到,正是通过格义谈无说有的体用论,才开创了六家七宗。而这种佛教与传统儒道所本身具有的体用之间的融合,正是佛教本土化的开始。需要注意的是,佛教的缘起论虽然也是一种源于本真自我存在的理论,但它事实上并没有确认这个本真自我——实体,而是解构了它,这就是它所倡导的“诸法无我”。

而佛教的本土化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那些觉悟者能够从本真自我的事实出发,来对缘起论做理论上的一种修正。但这种修正往往是模棱两可的,这些觉悟者不可能在佛教中反对佛教本身,至少在理论层面会显得很含糊,就像《坛经》中其实就包含了多种思想,而体用论就是其中之一。六祖惠能就这样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道的体相用,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道的体相用_道的体相用_道的体相用

事实上,这种体用论在中国化的佛教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论述:“大者,体也,诸佛众生之心体;方广,即体之相用。”(宗密);“体用相伴而行”、“依体起用”、“摄用归体”(智俨);“依体兴起万用”,“用即体,体即用”、“体用通玄”(法藏);“体用一味”、“体用无二”(澄观),等。而体用论在佛教中的流行,就是佛教本土化的一种标志。它事实上体现的是觉悟者——自我本真确认者,对自身实存的一种再确认,而且是一种有别于缘起论的确认,因为体用论本身已经是一种建构,它见于对“一”的确认,而不是解构。

当然,在佛教之外儒道本身也在沿用体用论。尤其儒家的心学一脉——理学事实上不过是一种异化了体用关系的观念论,王阳明的四句教就是一种明显的体用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虽然仔细判定这种论述时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它不过是对《周易·系辞》里的那句“显诸仁,藏诸用”的一种发挥而已。

可以说,体用论就是一种华夏文明特有的哲学阐释模式,它本身也是对绝对超越者与“一”之间的所构成的知识的一种更侧重于事实体验的论述。问题在于,只要离开了对绝对超越者或者“一”的普遍知识的确认,那么就不会有一种实体理论能够得到普遍的理解。这也是体用论所需要克服的难题,而只有诗学能够实现一种普遍的阐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