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存主(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摘要】中国的风水文化不仅对传统的古典园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园林规划设计和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我们应该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风水学说而不必对其苛求风水对古典园林建筑的影响,在发掘和应用风水理论时应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为我们现在现代园林环境设计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关键词】风水;古典园林;园林要素;关系一、风水理论与中国古典园林概述风水是我国古代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的学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术”而流传至今,晋人郭璞在《葬经》中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明代乔项《风水辩》解释风水中云:“所谓风者风水对古典园林建筑的影响,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昌四面之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选择风水的标准是:“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风水”这一观念,经历时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规划设计理论,关注人-建筑-自然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从而其本质上兼容了合符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与建筑学等方面的合理内涵。
我国的古典园林则是通过对山、水、树木、石和建筑等素材的处理、结构组织和主题表达等手段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优美生活环境。由于风水和园林讲的都是与人有关的生活环境,风水理论对园林创作理论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返璞归真”的我国传统园林造园理论和意境。二、。我国古代园林的“相地”是指勘测与选择园地。明代计成在《园冶》的相地篇中:“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由古代园林借用“相地”、“卜筑”等风水用词这一客观事实,足可说明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渊源关系。《黄帝宅经》说:“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木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概括而形象地喻明了住宅外部环境审辩选择的主要内容,所以,“风水术”或“堪舆学”的实质在选址方面不外乎是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要采取的相应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福的目的,创造长期的生活居住环境。
从上述关于相地的总结性文字可知,我国古代园地选择原则与风水选址原则几乎同出一辙。。风水术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木盛则主风”,“益木盛则风主也”。清《宅谱尔言,向阳宅树木》云:“乡居宅基以树木为衣毛;盖广陌局散,非有树障不足以护生机;溪谷风重,非有树障不足以御寒气。故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发旺;树木败,则宅必衰落。草木繁茂则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斯为富贵坦局。”“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槐榆,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