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
摘 要:舞美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除了要具备艺术想像力之外,还要具备全面的艺术创造力,其中主要包括对艺术灵感的孕育、形成、捕捉、升华能力,对艺术手段的发挥、发展、创新能力,对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创造能力,对艺术表现的创造能力等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在一个“创”字上,即属于个人独有的东西,而不是抄袭模仿和组合拼凑。作为舞美设计师,艺术创造力其实是其他三种艺术能力——艺术感觉力、艺术理解力、艺术想像。
关键词:舞台美术;戏曲;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81-01
舞美设计师是双重综合艺术(舞台艺术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与舞台美术的布景、道具、服装、化妆、音响、效果等各种艺术要素的综合)的創造者,所以自身必须具备雄厚的综合艺术能力。所谓“艺高人胆大”,所谓“奇才创奇迹”,说的都是实力是艺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那么,舞美设计师可以将这种综合艺术能力分解开来,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来说,这种综合能力包括艺术感觉力、艺术理解力、艺术想像力、艺术创造力四大内涵。
一、舞台设计的艺术感觉力
艺术感觉力是指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性反映。人的感官作为感受艺术的重要器官,主要是眼睛的视觉与耳朵的听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感觉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耳朵。”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证明,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作为舞美设计创意者,必须具有敏锐、准确、深刻、独特的艺术感觉力,尤其是对自己的工作对象——舞台艺术中的戏剧(包括戏曲、戏剧小品)、曲艺(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等)、音乐(声乐、器乐以及西乐、民乐、现代音乐等)、舞蹈(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以及情节舞、情绪舞等)、杂技、魔术等,更要有敏锐、准确、深刻、独特的艺术感觉。只有如此,才能谈得上为它们进行舞美设计,才能做到“量体裁衣”、“投其所好”、“锦上添花”。
二、舞台设计的基本特征
中国戏曲的舞台空间具有两重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舞台空间的矛盾在于:它既是演员表演的场所,又是角色生活的环境。对中国戏曲来说,舞台作为表演场所,这是确定的,而舞台作为角色的环境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模糊的。这一点是与写实舞台相对立的,后者追求的是动作地点的精确性。
中国戏曲的空间模式是这样的,舞台不与表演结合,它永远只是表演场所。动作地点的确定完成于舞台与表演的综合中。演员出场前,舞台只是一个表演场所,演员一出场,它就成为特定的动作地点,随着演员的下场,这一动作地点又不复存在。如果两个演员同时出现在舞台上,那么对演员甲舞台可能是动作地点甲,而对演员乙舞台有可能是动作地点乙,舞台成为甲、乙两个地点的并置、重叠。空间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动作地点的确定不是处于独立于表演之外的凝固状态中,而是处于舞台空间与戏剧动作结合的动态关系中。
在戏曲舞台上,强调对演员周围的它的实用性,只有对表演有用的东西才允许出现在舞台上,切末、道具实质上是演员自体延伸,他的非有机的。中国传统戏曲运用了一个高度程式化的、综合的舞台布置,它们由不变与可变,固定与随机这两种成分所构成,不变的因素包括台帐、门帘、一桌二椅。一桌二椅是综合布置中的动态因素。这里应该把检场的因素一并考虑在内。一桌二椅是多用途的。有时它们就是桌子和椅子,多少带有描绘性;有时它们已失去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成为类似西方舞台设计中由平台与台阶构成的多用途装置。一张桌子放在舞台中心或一侧,桌子与桌子、桌子与椅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改造舞台地板,提供不同高差的平面。
三、精湛的艺术创造力
如果说,艺术感觉力是感性能力的话,那么艺术理解力就是理性能力。而由这种感性能力转化为理性能力舞台上的戏曲音乐,中间有一个必不可缺的过渡环节——艺术知觉力。因为所谓知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也是感性向理性转化的中间物。所谓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把握,它具有理解性的某些基本特征,但还没有全然上升到真正理解力的层面上,因此我们说它是艺术感觉力与艺术理解力的“过渡”。而真正的艺术理解力则指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认识能力,也就是凭借感觉力、知觉力以及艺术悟性、艺术灵气等手段,弄通弄懂、读深读透、解全解准各种艺术的本体审美特征。
舞美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过程,绝对不能离开想像,想像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心理学又将想像分为再造想像与创造想像两种。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的描绘或图形、音响的启示,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则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艺术创造过程以创造想像为主。
总之,舞美设计同样离不开艺术想像力,并且以创造想像为主。如关于整体舞美设计的艺术构思、风格特点的确立及其体现方式、舞美各环节的效果图等等,都要依靠创造想像来完成。离开了想像力,舞美设计师必将无能为力。在现代西方的舞台设计中广泛地运用现代西方舞台设计广泛采用综合的舞台布置舞台上的戏曲音乐,有时这种形式又被称为永久生装置或多用途装置。一般是一个由随机性因素加以补充的基本结构,它可以适应全剧戏剧动作的需要和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克.略谈戏剧舞台设计的风格问题[J].大舞台,1997(04).
[2]谢建华.中西戏剧舞台设计比较谈[J].艺术百家,1987(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