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出的题我很多都会做。是我厉害吗?根本不是,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好多问题里的诗词是我背过的课文。虽然我也确实比较喜欢诗词,平时也是没事干就填填词玩玩,可能除了背课文以外还知道点其他的诗词文章等。但是,就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难度来说,不偏不怪,从本质上来说,原创性、思想性都没有,有的只是观看性,更像是一场秀,秀的就是记忆力。
如果你去夸一个人,抓住他的优点夸夸就可以了,如果还非要扯上点别的搞得很夸张,就是明着撒谎了。火了的那个武艺人是厉害,我承认在记忆力上和背诵的诗词的量上,她是很强的,让人佩服,但是也是仅仅在记忆诗词上面。作为一个经历过中国应试教育浸润多年的文艺理工男,我在那些选手的身上看见的风范是学霸之风,是那种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古诗文默写题怒砍6分(满分)的英姿,身上散发的味道还有点清北浙的气息。有人要是非要在夸她诗背的好之外还要说她让人们看见了古时候的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等等,我只能认为他的脑袋被小行星砸过,脑洞太大了。背个诗词就让人赞叹成这样,也难怪国人总是时不时被某些背诵圆周率几万位的神童,或是心算十几位数的老师乃至是某些气功大师所折服了。
各种诗词成语汉字大会,都是打着“用诗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国学”的口号,喊得倒是很响,可是靠这样一些把高考默写题做成节目的表演性质的秀就能振兴中国文化吗?根本不可能!一年开几次诗词大会也改变不了现在诗词是一种小众表达方式的状态,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以后,诗词再也不能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了。如果王勃活在今天,在朋友圈晒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的好友会在下面留言:没图你说个屁啊!
诚然,诗词有着极为丰富的表达含义,所体现的文化气息也远远比平铺直叙浓厚,“落霞与孤鹜齐飞”就是比“一只小鸟在黄昏时候飞呀飞”好听得多,可是这句是王勃《滕王阁序》原创的啊。搞一个诗词大会,在那里背古人的作品,能谈得上是振兴诗词文化吗?当年人家范仲淹站在洞庭湖旁边也是吟诵“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并没有光在那背诵“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没有默写“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中国传统文化诗,波撼岳阳城”。唐宋大家都是原创,即使是用典借鉴,也不会原封不动地默写,唐宋的诗词文化才那么繁荣。如今到了现代,背个诗就了不起了,还想复兴诗词文化?就是高考改革到古诗文默写满分是16分也拯救不了诗词的现状。
同样地,成语以及汉字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时候都受到了不同成都的冲击,问问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他们对于“喜大普奔”、“高大上”、“十动然炬”、“火药发明”等等词语更加熟悉吧?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常态了吧,当然,我想也不仅仅限于中国社会,有人发个推特有时候还拼错单词呢。
我认为语言在发展的过程里,面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有相应的变化,有的部分就会慢慢地淡出,而相应地,有些会渐渐出现。当年的诗词歌赋可以用歌曲唱出,现在我们听到的歌词就是相当于古代的诗词。也许多少年后,今天的歌词也会成为后来人们背诵的东西。文化的演变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非要逆转就是对抗这个时代的发展。当年孔夫子一心想着恢复周礼最终也还是不了了之,现代人想恢复帝制也不可能,你顶多去朝鲜体验一下生活。我从来不否认文化的传承,但是我反对一成不变地传承,如果中国诗词大会多加点原创性,让更多人参与自己写诗写词,文化的弘扬效果恐怕更好吧?你看,台湾和香港不就做的还不错嘛。要是非比记忆力,我手中的电脑可比那些选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可是要比作诗作词,人的灵性恐怕电脑很久也不能超越。如果只想凭着记住来传承文化,最后结果一定是水中捞月。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学诗词?当然要。古时候的在现代的社会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明确的价值,但是它们依然很重要。很多古代的文化是中国人心血的结晶,是语言和思想的高度凝练。当我们看到古诗词,看到汉字中国传统文化诗,依然会感到中国文化的脉搏。去欣赏这些文化的精华,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我一直认为审美对于一个人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你会审美,你才能发现美,而发现了美,就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审美其实就是开启美好世界大门的钥匙。
诗歌文化当然要继承,可是一定要继承好的中国文化。中国的封建社会留下了很多的糟粕,应当摒弃。可是当我看见现代人当拿着这些糟粕当宝贝,我只能感到后背发凉。当我看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给出的启蒙教材里赫然列着《弟子规》的时候,我是冷汗直冒的。作为中国封建糟粕集大成者,《弟子规》已经被无数的人批判过,现在竟然成为了推荐的蒙学教材,真是让人感到可怕。照这样发展下去,二十四孝也会进校园,卧冰求鲤,卖身葬父。那么,更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编写成歌谣纳入大中小学课堂。
诗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是好样的!可是形式如果只是诗词大会这样,就别指望弘扬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接着弘扬文化之名,搞些抹杀个性、僵化思维的事情,限制人们的思维,那就值得警惕了。我们看见有些诗词大会的盛况,可是依旧需要想想诗词的真正用处,以及如何弘扬中国文化。很显然,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