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员:文、图\青城功夫研究会的会长 何道君
都江堰市体育局 苏卫星
青城武术发祥地是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武术是整个青城山功夫的总称。2008年7月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武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且受道教文化影响极深。青城山是中国道教起源地、世界文化遗产,八百里古青城,引无数文人、隐士、仙家、圣贤等留踪青城,被各方人物尊为神仙洞府、羽士修真之圣地。八百里古青城,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征和道家文化底蕴的青城功夫
东汉142年,张道陵在青城山创立道教开始,两千年来,道教在青城山香火不断,道脉延续至今。青城山历代道人在精研道家仙学的同时,其用于舒筋展骨、强身御敌的武功也流传下来。从张陵的正一派开始,青城山先后有上清派、北帝派地祗宗、清微派、丹鼎派南宗、青城派、全真龙门派等近十个道教宗派,道教宗派在历史演变中历经更迭,最后基本都圆融于目前的全真教龙门派。而历代道教的丹道、内功、医术、易学、养生、武功等方面的精髓,也基本都被兴盛起来的道教宗派完整的继承,从而让青城武功也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历史上存在过的每一个道教宗派,都对青城功夫的形成、发展、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张陵天师在青城山创立道教降魔斩妖开始,青城武功初具体系。其后又历经上清派、北帝派地祗宗、清微派、丹鼎派南宗等道教不断发展、完善,其中又以全真龙门派在传承青城武功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真教创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之前曾是“大齐”国武举,武功高强,名中甲科。宋金时期,邱处机(公元1148年---1227年)得王重阳之传,创全真龙门派,号“北七真”之一,王重阳仙逝后,邱处机掌管全真教.元初,邱处机被成吉思汗所尊重,叹为神仙,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宗教。考《青城山志》和《青羊宫志》记载,1357年,元王朝提举,全真道士李道谦引全真龙门派入川,全真教秘传武功开始在巴蜀传播,并融入到青城武功中。全真龙门派不仅将外来武术与青城武功全面融合,更是承前启后,将青城武功代代传承至今。青城武功以青城山历代道教为传承载体,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中,道家的青城功夫又不断传向民间,同时又广泛吸纳民间武艺,所以,青城功夫主要由道家和民间两大部分组成。青城武术由历代武师口传心授,技艺师徒相承。
青城山功夫分为道家(道家拳宗)和俗家(民间武艺)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有:青城功力拳、青城十三太保、单边拳、七星拳,四门拳、霸王拳,秘手拳,燕青拳、劈山掌,民间南拳、长拳、三路弹腿、十路闯打。器械方面主要有:青城六合刀、关公大刀,青城三路枪法、青城劈山刀,剑法、棍法、九节鞭,双钩、三节棍、双刀、钢鞭等各类软硬冷兵器。青城山硬气功主要包括:铁拳、金刚指、铁臂功、铁沙掌、易筋经、金钟罩、金丹铁布衫、排打术、铁扫帚,另有养生功、青城柔术,自然蛹动功、丹功。民间格斗术、民间散手等。另外有现代散打、搏击功夫等。
青城山全真龙门派传承的青城功夫字辈表: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青城武术以丰富多彩的武功秘技和道家炼养长生功法见长,青城道家易筋经、童子功、铁布衫、金钟罩、十三太保功法、太极内功、金丹铁头功,七盘功、金钢指、钢枪锁喉、掌击顽石、内丹导引术等均为青城武术之特点。青城功夫的主要风格与巴蜀流传的绿林小手、黄林门、盘破门、化门等有异曲同工之处,更兼有道家功夫的要诀而独具风采。青城山功夫在提倡刚柔相济之法度时,更长于近身短打,实战中多使用贴身近战的挨肩、挤、靠、刁、拿、锁、扣,低位发力的勾、踢、铲、踹、穿、钻拳、拌摔技法,既讲究以“硬、重、快”取胜,又兼以巧柔之法,形成强大的攻击力。主要表现为以己之长击彼之短,以己之强击彼之弱的态势。简单可概括为:“千手打来一手掩,百腿踢来一膝担,五锋六肘皆神兵,守定中宫浑身胆。”
从1992年起,青城武术经过17年的漫长历程,遍访全国武林高手、青城派武术名家、拳师和青城高道,共挖掘整理出青城武术“八剑”、“十拳”、“四械”和“十种功法”。
八剑是:1、雌雄剑;2、啸云八式剑;3、七仙剑;4、飞剑十三式;5、龙虎剑、6、紫虹剑、7、二十四式剑;8、阴把八方剑。
十拳是:1、剑拳(含铁牛耕地、古树盘根);2、青城洪拳(含老洪拳、二路洪拳);3、玄门太极拳;4、子午拳;5、青城八卦掌;6、六合散手;7、火尤拳;8、古八极拳;9、玄门九式;10、达摩十肘八腿。
四种常用器械是:1、青龙大刀;2、乾坤圈;3、铁鞭;4、棍。
十大练功法是:1、黄帝水火神功;2、风火神功;3、健身长寿功;4、龙桥功;5、虎桥功;6、鹿桥功;7卧虎功;8、龙爪功;9、丹田功;10、青城六合内功(包括鹞子功、反膀功、正膀功、猫子功、云龙功、海子功)。
练功要诀是:“动静无穷,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城武术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和发展,1992年建立了以练习青城武术为中心的——青城道君精武馆,开始着手收集、整理青城武术资料,2011年1月成立青城武术(功夫)研究会,对青城武术(功夫)的道家、俗家、兵家三大流派进行挖掘、整理。青城武术(功夫)走入人们视野:1989年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团拜会”上展示“银枪刺喉”震惊四座;1995年在峨眉朝山大会上再次展示“汽车过头”技压群雄、震惊各国友人;2006年8月参加第二届中国道教文化节“青城论剑”;2007年3月在青城道君武馆内举办首届青城武林大会;10月成都打金章擂台赛开幕式青城绝技表演;四川传统武术比赛获四川武术名家飞龙金奖、集体一等奖、被授予终身武术名家称号;2009年8月参加峨眉国际武术比赛、共获得10枚金牌10枚银牌的成绩;2010年3月赴澳门参加“中国第三届道教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12月参加四川省首届传统武术名人暨明星争霸赛、拳术获得第一名、硬气功第一名;2012年4月参加成都市武术比赛,获得26枚金牌;11月参加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勇夺32金2银1铜。2013年8月,参加第四届峨眉国际武术比赛获得26枚金牌和团体总分第1名,何道君荣获“金剑”桂冠。同年12月何道君被授予“四川当代武术名家”。
通过传承人保护,青城武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得到进一步落实,青城武术逐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年一度的“青城武术(功夫)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武林高手齐聚青城山,弟子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从1988年青城武术在电影《死水微澜》、《龙成英豪》亮相以来,青城武术精妙奇绝的武术招式、套路、传奇故事开始向世人展示,青城武功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使世界的目光聚焦青城山。1994年,青城武术之青城内功绝技金丹铁头功——汽车过头,引爆海内外武术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四川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新浪网、雅虎网、搜狐网等众多新闻媒体对青城武术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青城武术通过举办、参加各级各类武术赛事和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宣传,让世界逐步认识青城武术、了解青城武术、崇尚青城武术。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1357年,元王朝提举,全真道士李道谦引全真龙门派入川,并将王重阳的全真武功教融入青城山道教,开创青城山全真龙门派。至今青城功夫传承至第21代嫡传弟子何道君,1992年创办青城道君精武馆,四川省武术协会青城功夫研究会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青城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在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武术文化的众多门派中,少林、武当、峨眉、青城早已是武术界公认的四大门派。
青城武术(太极养生)
供稿人员:文、图\青城武术研究会的会长 刘绥滨
都江堰市体育局 苏卫星
青城武术发源地是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武术是整个青城山武功的总称。
青城武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且受道教文化影响极深。青城山是中国道教起源地、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在远古时代就传为轩辕皇帝问道之处,被封为帝师的岷山真人鬼谷区,宁封真君均隐居于此,宁封真君后来成了川岳百神之主、统领中国五岳的丈人,两人被青城派武术奉为远祖。在古蜀国时代青城山为该国的祖山,是从秦朝开始为国家祭祀山川的十八座圣地之一,得到历朝历代政权的重视,所以历时数千年而不衰。八百里古青城,引无数文人、隐士、仙家、圣贤等留踪青城,被各方人物尊为神仙洞府、羽士修真之圣地。
东汉142年,从张道陵在青城山创立道教开始,两千年来,道教在青城山香火不断,道脉延续至今,造福于人民。青城山历代道人在精研道家仙学的同时,其用于舒筋展骨、强身御敌的武功也流传下来。从张陵的正一派开始,青城山先后有上清派、北帝派地祗宗、清微派、丹鼎派南宗、青城派、全真龙门派等近七个道教宗派,道教宗派在历史演变中历经更迭,最后基本都源于目前的全真教龙门派。而历代道教的丹道、内功、医术、易学、养生、武功等方面的精髓,也基本都被兴盛起来的道教宗派完整的继承,从而让青城武功也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历史上存在过的每一个道教宗派,都对青城武术的形成、发展、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张陵天师在青城山创立道教降魔斩妖开始,青城武术初具体系。据上皇观光绪二十七年所铸铁钟铭文记载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道士李调阳在青城山上皇观创道教青城派,设“调阳仙馆” 并题诗“日升月垣运乾坤,风云雷雨转法轮。海屋添筹回元气,传经衍派镇青城。”据《灌县志》记载:其弟子唐复初武功绝伦,有醍醐灌顶之功。
轩辕皇帝随容成公、宁封真君习武艺而一统天下,故容成公、宁封真君被封为帝师。汉张陵创天剑正一道后,张陵之孙张鲁建立政教合一之天师道二十四治,后降曹操,道教及武术才逐渐传入中原,对此后的很多武术门派产生过很大影响,青城武术也深受其影响而发展壮大。
汉晋时代,范长生率千家部曲依青城山练武筑城、武装自卫,并协助秦雍流民集团反抗朝廷,直至建立成汉政权,范不愿称帝,重归青城,被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人称“山中宰相”,当时道徒们练“吐纳清和之法、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功课之余,练拳、舞剑、玩枪、耍棍。在交兵之时,均能持枪冲杀、挥剑斩敌。这一时期青城武术得到普及和提高。青城武术的传播载体天师道作为成汉政权和巴蜀各民族的精神支柱得到崇奉。
唐代,擅长武功技击的道教上清派宗师杜光庭以青城山为中心振兴道教,历时三朝而不衰,丰富和发展了青城武术及青城山道教音乐南韵,即后世所传“广城韵”,并留下武侠名著《虬髯客传》,人称“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的道门领袖。
北宋淳化四年,青城武林高手王小波、李顺从青城味江揭竿而起,穿州破县,席卷川峡,建立大蜀政权。
元末明初,红巾军大将万顺兵败降明,其部将纷纷削发为僧,隐居青城山雪山寺、云开寺、泰安寺、普朝寺等大小十八寺,为首者法名了性,其军中贴心武士,成为僧兵,白天劳作,晚上习武,外出敛财,后逐渐为明朝蜀蕃内江王府招安,在对抗满清军队及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中,展示了极大威力,并留下禅师岩、偷营沟、复仇谷等遗迹和传说。
清代,青城派出现反清、拥清两大阵营,反清者以铁板道人之徒独臂神尼为首,旗下有名者为刺杀清雍正皇帝的江南七侠甘凤池、吕四娘等人,因不愿祖庭被波及,改称岷山派,岷山派又衍伸出后来的峨嵋剑仙派,所以青城山古常道观至今存留对联“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其次是发源于古代青城山最高峰赵公山的绿林派,为“千里独行侠”刘忠所创,刘忠刺杀雍正皇帝事败,入川避祸武功武术气功内功外功,在赵公山纠集众多武林豪杰占山为王,创绿林派武功。拥清者更多,仅清代,灌县就出了111个武举人、武榜眼,其中包括清代开国汉人中做官最大的名将杨遇春父子。杨遇春自幼随青城派武师刘纯斋习武,擅使铁鞭,艺成从军,身经百战,杀敌无数而无大伤,人称“神鞭福将”,被封为陕甘总督、太子太傅、一等昭勇侯、其子杨国桢世袭一等侯,封为闽浙总督、兵部尚书。
清末,青城派仍然势力很大。1908年,全国第一次擂台赛在四川成都青羊宫举行,总擂主“ 无影腿”马镇江、第二擂擂主“铁人”马宝均为青城二十四侠中人,灌县也成为四川打擂习武之风最盛的七个专县之一。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侍卫萧俊举,中华民国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保镖宋德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保镖叶丹一及其义子李国华、国民党主席林森保镖张至清都出自青城派,青城高手在军警宪特中任教者更是比比皆是,故四川武谚云“郫县出打手,灌县出拳师”。
“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 青城武术历来都是中华武术的大门派,它最辉煌的时代是清代,短短三百多年时间里,青城派门人中出了一个武榜眼和110个武举人,书写了青城派最巅峰的时代。据《青城山志》记载:青城派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的“动功”有关,且吸收了佛门及各派武术的精华,形成海内外公认的门派武功武术气功内功外功,与少林、武当、峨眉诸派相互促进,并驾齐驱。
青城武术是中国古代武术四大门派之一,东汉张陵在青城山创道教正一派,留下雌雄龙虎剑、降魔功,形成青城派武术雏形。如今,青城派武术尤以玄门太极和剑术见长。套路中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等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四大剑派之一。青城派拳术深受剑术影响,有“剑拳”之称,因其师承技法不同而有多种,其中尤以青城洪拳(又称小洪拳)最为著名,诗曰:“拳似雷霆变多端,腿似风轮肘如鞭。身似绵条步稳固,大开大合全神注。神鬼莫测手眼随,勇疾狠准手无情。”
青城道门武技中有黑虎拳、醉八仙、仙鹤拳、自然龙拳、健身延寿功、玄门太极长生功、玄门太极拳、八仙剑、龙虎剑、白鹤单刀、鸾凤双剑、阴把八方剑等。
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清雍正年间,少李金钩禅师(李剑侠)精通武术。乾隆二十三年李金钩传艺于亲侄子李泰山。李泰山18岁时不愿为僧,来灌县漩口乡,传艺于青城山。”李泰山传艺于外孙赵云程,他在雪佛庵练习武功。赵云程92岁传艺于当地16岁少年周烈光。1988年1月3日周烈光坐化,享年96岁。周烈光所传“青城洪拳”的风格,亦可用诗句概括:“拳似雷霆变多端,腿似风轮肘如鞭,身似绵条步稳固,大开大合全神注,神鬼莫测手眼随,勇疾狠准手无情。”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武功秘籍尤以青城云极两仪功和青城玄门太极拳见长。明朝末年,福建南少林寺邓金义(亦为邓余义)传南少林寺拳术于张成虎,张后投张献忠义军,随张入川时将此技传入蜀中,历经数代传承,由蜀人孙楚南提炼加工保存下来,后辈弟子为纪念孙楚南之功绩,遂称此武技为孙门。清末民初,青城山人周德三将拳技与青城山之仙山灵气相融并至青城孙门五路拳,即大连、单鞭、缠丝、虎豹、六通,属青城派南拳。该拳手法、步法独特,技法上表现为无明腿,有暗腿,手上功夫多用肘击、肩靠、凤捶、杀拳。擒拿术,多为小手、短手、又称小手连环,擅长贴身短打,擒拿封逼,讲挨肩挤靠,重吞吐沉浮,拳谚中道“有吐无吐头难保,有吞无叶足下浮”之语。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
如今,青城武术已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流派,有青城道门、筋经门、生门、绿林门、孙门等。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内丹气功、龙蹻飞腾术、擒拿、点穴、断骨、震脉、药功、剑法等内外功法有健身十八法、玄门太极长生功、盘功、太子劲、混元气功、铁汉碑、筋经内丹功、六合内功、七盘功、健身延寿功。麻圈、枕头包、三角包、吊包、手包、砂桶、五轮桩、草龙桩、梅花桩、单鞭劲、天地滑子、石牛、石袋、沙筒、太极球、九宫桩;主要表现为长短兼施、软硬并举、踢打摔拿、以柔克刚、能攻善守、变化无穷的特点。青城武术风格特点青城武术门派很多,也分南北派、内外家,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但因青城这座仙山宝地人杰地灵、道教思想的影响,它又求同存异,在它大的风格特点,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结果。
从1980年起,经过11年的漫长经历,遍访青城武术名家、拳师和青城问道,共挖掘整理出青城武术“四剑”、“五掌”、“二十三拳”、二十五器械和“八大技击法”。
四剑:1、啸云剑;2、七星剑;3、龙虎剑;4、八仙剑。
五掌:铁砂掌、朱砂掌、毒药掌、毒砂掌、劈空掌。
二十三拳:龙、虎、豹、蛇、鹤五拳、火龙滚、梅花拳、七星拳、天罡拳、洪拳、二路洪、五虎下西川、绿林小手、绿林豹拳、太子游四门、猴拳、蛇拳、青龙拳、醉八仙、二十八宿、小神拳、太极拳、六通拳。
二十五器械是:八母枪、紫虹剑、龙虎剑、梅花点石枪、白虎鞭、黑虎鞭、追风匕首、鸾凤剑、七星剑、八仙剑、飞剑、十三剑、二十四剑、一百零八串剑和阴把八方剑。稀有器械有:双卡、凤凰轮、雌雄剑、背箭、足箭、伞、筷子、铁针、拂尘。
八大技击法是:太极散手、披手、太极翻花拳、十二时辰点穴术、串子十八手、三十六路大擒拿、三十六绝手、六大点穴术。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城武术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和发展。1982年开始着手收集、整理青城武术资料,1995年建立以习练青城武术为中心的青城功夫馆,后更名为青城武术馆,对青城武术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2009年10月青城武术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3月,都江堰市启动了以“青城太极·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大型太极推广展示活动,3千多名身穿白色练功服的中外太极爱好者现场习练青城太极。同年10月20日,青城论剑国际武术交流活动活动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武术博物馆举行。
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青城武术频频亮相于中国成都春季房交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中国道教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中国网络音乐节、中华武林群英大会、中国侠文化节、中国国际美食节、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澳门国际武术精英赛、香港黄大仙国际武术节、全球武林领袖论坛、世界传统武术节、上海世博会、首届世界太极拳精英赛等大型文活动中。从2007年开始参加多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目前,青城武术遍及全球50余个国家,仅法国学生就达到两万人,传承人刘绥滨连续5届被聘为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形象大使,2009年,荣获第十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中华武艺奖;连续四届代表中国致公党参加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2013年被国际自我保健基金、香港善学慈善基金联合授予国际自我保健日杰出成就奖;2014台湾第四届国际生物能学术高峰会授予国际十大武术名家奖。
2012年 11月,青城武术登陆南极大陆中心地带天堂湾和南极洲半岛最大的巴布亚企鹅领地库佛维尔岛,与英国著名太极教练苏姗、法国极地摄影家娜塔莉以及中国、美国、柬埔寨企业家共计38人携中国国旗、青城太极旗帜,摆下太极阵,共练青城太极。2012年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青城武术馆获最佳武术表演奖; 2014年青城武术馆代表都江堰市参加了2014年成都市太极拳锦标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十个。同年8月15日至25日,参加“2014中国·丽江第二届国际武术文化节”在青城派、其它拳种、竞赛套路、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团体亚军,个人斩获11金9银1铜的佳绩。
青城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在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武术文化的众多门派中,少林、武当、峨眉、青城早已是武术界公认的四大门派。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