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传武那些事,养我浩然之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思想类和技艺类,思想类就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技艺类包括汉语汉字,服装穿着,风俗习惯,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传统武术,格律诗词等等。我原打算写一写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先从中医入手,谁知只写了两篇,第三篇就不通过了,理由是我没有资质,不能写。不让写就不写吧,从这一篇开始,我再写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起源很早,应该说原始人的时候就有了,为了捕获大型猛兽,先祖们不得不学习格斗技巧。那时虽然人烟稀少,但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也会发生战争。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也不得不学习格斗技巧。可以说武术是古人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但原始人发现,凡是格斗技艺高超的人,都特别强壮,特别健康,而且寿命也比较长,于是发现了武术可以强身健体的功能,于是锻炼身体也就成了练习武术的目的之一。三国时代,华佗为了锻炼身体,编排了一个武术套路叫五禽戏,那是最早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武术。佛教传入中国,达摩师祖在深山修炼,既需要健身,还需要防御野兽的攻击,编排很多武术项目,流传至今。更早的是野史中伍子胥十八国临潼斗宝,其武功之高,天下无人能比。还有《史记》中记载的几大刺客武术气功野史贴吧,专诸荆轲之辈,也是武功高手。霸王项羽,力大无穷,纵横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武术奇人无论是正史记载,还是野史传说,都如满天星斗,难以计数。南方人崇拜的武圣关羽,不仅忠义千古,而且武功盖世。杜甫诗中的公孙大娘,武艺超群,闹市舞剑,观者如堵。
传统武术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各种拳术,各种器械的练习套路,还包括身体的特殊功能练习,如轻功和重功。轻功练习者可以在水面上跑过,可以在屋面斜坡上格斗对练。重功练习者有一种叫千斤坠的工夫,一个正常体重的练习者,壮汉抱不起来。传统武术还包括气功。不要认为气功玄虚,那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武功。被打假揭露的那些江湖骗子,只是打着气功的幌子,其实不是气功的修炼者。气功又称为吐纳之术,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和尚道士修炼者众。郭沫若说练习气功就是深呼吸。是一种特殊的人和大自然交换物质的方式,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强壮,还可以延年益寿。长期修炼可以使人体发生变化,例如一些大德高僧,几十年的气功练习,死后火化烧出舍利子就是例证。有些人只练习气功,不练习拳术和器械,练习拳术器械者一般兼练气功。谚云: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只练习拳术器械,不练习气功,就不能练出高深武功。有些拳术如太极拳,只要坚持演练套路,不用专门练习气功,套路本身就带有气功练习,锻炼久了也就有了气功底子。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武术修炼者众多,流派纷呈。以区域划分,有南北两大流派。有南拳北腿之说。南拳注重拳掌功夫练习。例如咏春拳。北方武者注重练习腿脚功夫,谚云:拳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以修炼方法区分,则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内家拳包括三大名拳: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还有一个内家拳种也非常有名武术气功野史贴吧,就是八极拳。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八极一年打死人的说法。以为太极拳修炼十年不如八极拳修炼一年的战斗力强。太极拳目前分为六大流派,一是武当太极拳,二是陈式太极拳,三是杨式太极拳,四是吴式太极拳;五是武式太极拳,六是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兼有形意拳和八卦掌的风格,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曾经意欲将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名拳融合为一种拳术。内家拳注重内功修炼,练习拳术的同时注重气功练习。其风格为阴柔一路,柔中有刚,后发制人。
外家拳以迅疾刚猛见长,首推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家拳术。外家拳开碑裂石,气势磅礴,更有一种名为金钟罩的功夫,虽然不能刀枪不入,但抗击打功夫特别强大。外家功夫讲究先发制人,以快制慢,力大压制力小,与内家功夫相比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更有一种特殊的功夫,因为难以修炼,属于小众化武功,那就是点穴功夫,练习者用手指或者拳锋击打对方身体某一小点,使之瞬间失去战斗力,甚至丧命。这也属于阴柔一路的功夫。不容易修炼,但只要修炼有成,其战斗力十分强大,而且很难防备,弹指挥毫之间就可以夺取胜利。
还有一种阴柔一路的小众功夫,那就是暗器。暗器之所以不归器械一类,是这种功夫技巧性特强,讲究手法和特殊发力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借助机关设备发射暗器,如袖箭之类,在手腕上或者腋下安装一个微型发射机关,乘人不备,一按机关,短剪发射出去,伤人于无形。另一类完全凭借手法打出暗器,如飞镖飞石,出手伤人。暗器难防,杀伤力强大,那些武功高强者羞于此道。但兵者诡道也,绝不可小看暗器强大的战斗力。他的最大特点还是远距离制敌,比如拳脚够不到的地方,大刀长矛够不到的地方,武功再好也没用,而暗器正好发挥作用。
以上就传统武术的历史、种类、流派、范畴等方面略作介绍,还有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特殊的练习方法,中西武学的争论等方面内容,因为篇幅所限,留待下篇文章再谈。
我本来是三农作者,所写文章一半不通过。本来不打算再写,但年纪大了,等死没意思,还想做点事,如果能通过审核,就写一写文化方面内容。实在不让写,就算了。特此向粉丝们道歉。
2022.1.14.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