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 西 园 素 食 餐厅 /国 学 经 典 公 益 学 习
《孝经》她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成为名符其实的“经典”。并且历久弥新,为中国历代和当今政治家们提供理论依据。
如今主席倡导的在当今人类社会,国家不分大小、国力不论强弱、社会不论贫富、肤色不分贵贱,人格一律平等;在国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宣传中华孝道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这都源于《孝经》“孝治”理论的翻新和延伸。这不啻是一种智慧,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践行、弘扬和发展。
百善孝为先,孝是根本,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
以千年文明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孝道文化,在美好的金秋时节里,黄州觉西园素食餐厅的国学经典课堂不知不觉已经开展了十多期,现已学习到《孝经》第十五章:
谏诤章第十五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国学经典 孝,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谏诤章第十五》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做儿子、臣子的道理。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译文】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麽话呢?这是甚麽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於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於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於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麽称得上是孝顺呢?”
【品读】 曾子因孔子讲过的各种孝道,就是没有讲到父亲有过,应该怎样办?所以问说:‘从前讲的那些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教训。我都听懂了。还有一桩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胆的问:为人子的做到不违背父亲的命令,一切听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为孝子呢?’孔子听了曾子的这一问题,就惊叹的说道: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孔子给曾子详加解释说,父亲的命令,不但不能随便听从,而且还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时候,天子为一国的元首,一日二日万几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则亿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过失,则全民受祸。假若有七位敢于直言谏诤的部属。那天子虽然偶有差错,迹近无道,因有七位贤臣谏诤,时进忠言,勇于匡救,就不会失掉天下。诸侯若有五位谏诤的部属。改正错误。格其非心,虽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个谏诤的部属,那他虽然间有差误,这三位部属,早晚箴规,陈说可否,也不会失掉他的家。为士的,虽是最小的官员,无部下可言。假若有谏诤的几位朋友,对他忠告善导,规过劝善,那他的行为,自能免于错误,而美好的名誉,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为父亲的,若果有明礼达义的儿女,常常谏诤他。救正他,那他不会做错事的,自然也就不陷于不义了。无论君臣与父子,都是休戚相关的。所以遇见了不应当做的事,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亲婉言谏诤。为部属的,不可不向长官直言谏诤。为臣子的,应当陈明是非利害,明切劝告。父亲不从,为子女的,应当婉言几谏,即如触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从,为部属的,还当极谏,即如触怒受处,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见君父不应当作的事情,必须立即谏诤。彼若为人子的,不管父亲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听从国学经典 孝,那就陷亲于不义,怎么还能算他是个孝子呢?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并不认同为人子女者,不分清红皂白的听从父母的意见。而是当不义,则诤之。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既要感受到生活在“平等、和谐”社会里的荣幸和幸福;也要时时、事事传递这种“平等、和谐”的观念,待人以谦诚,不慢不骄,不侮不亢。
《孝经》虽名之为“孝”,而其中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谦慎廉……等优秀礼教,无一不包,无处不在。真正体现了圣人之圣明之处,也体现了《孝经》的经典灵魂所在。
▲宋德明(三岁)小朋友领读《孝经》
▲赵奕阳(六岁)小朋友领读《孝经》
文字 |吕利芳
图片&视频|吕利芳 秦岭
编辑 |吕利芳
审核|秦岭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