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诸子百家的明确主张 (每日一题)西江的水来救我的命

2023-08-31 08:01 浏览:
导读: 篇1: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篇2: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篇3: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篇4: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画鬼最易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玉器和瓦罐以下是本网整理的《诸子百家寓言故事:玉器和瓦罐》,希望大家喜欢!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鲁国少人才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共11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在此,感谢网友“”投稿本文!

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篇1: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庄周家里很穷。一天,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点米,以给面黄肌瘦的老婆孩子充饥。监河侯说:“好吧,等秋天我收到了租税,就借给你三百两银子,怎么样?”庄周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昨天到这儿来,在路上听到叫喊声。四处张望,发现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我就问:„鲫鱼,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鲫鱼说:„我从东海来,困于此地,快干死了。请你给我一斗水救救命吧!‟我说:„好吧。我马上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国王,挖一条运河,引进西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吗?‟鲫鱼气愤地说:„我离开了水就没法活,你只要给一点点水就能救我的命。你却要引西江的水来救我,既然如此,您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摊子上去找我呢!”

篇2: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齐宣王问孟子说:“听说周文王的花园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说:“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说:“真有这么大吗?”孟子说:“老百姓还嫌小呢!”齐宣王说:“我的花园,方圆才四十里,老百姓还嫌大,这是怎么回事呢?”孟子说:“文王的花园有七十里,老百姓可以去打柴,可以去打兔子,文王与百姓共有之,百姓嫌小,当然不足为奇。我刚到您的国境,问齐国有何禁忌。百姓说,千万别去国王的花园,方圆四十里,杀死园中一只鹿都要人顶命!您这方圆四十里的花园,好像国中的一个可怕的陷阱,老百姓嫌大,这还用说吗?”

篇3: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他非常喜欢音乐。他曾说,听到好的音乐,可以三月不吃肉。这足以说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他经常告诫弟子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不忧不惧”。他讨厌那种怨天尤人、患得患失的情绪,常说,“在邦无怨,在家无忧”,“不怨天,不尤人”。

篇4: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

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画鬼最易

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

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

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

画家说:“画鬼最容易。”

“为什么呢?”

“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那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画家的高论证明:如果没有具体的客观标准,就会容易使人“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唯心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唯物论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玉器和瓦罐

以下是本网整理的《诸子百家寓言故事:玉器和瓦罐》,希望大家喜欢!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诸子百家有关寓言故事:鲁国少人才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篇5:诸子百家造句

诸子百家造句

1、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2、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3、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4、古希腊学者把从事学术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方式,他们通过办学收费和吸引权贵的捐款过日子,这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谋生方式是相同的。

5、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8、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

9、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

10、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11、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2、名胜遗迹区中有插箭岭、铸箭炉、武灵殿、诸子百家殿、历代帝王宫、古代兵器陈列馆和成语典故园等。

13、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诸子百家的明确主张,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14、中国文化就是在这诸子百家的学派分合之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15、从这个角度说,先秦法律思想是秦汉律学得以的一个理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法律的学说,是后代律学家所继受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16、二两千年来的孔子诸种神话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政治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7、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18、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19、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连锁网点!

20、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21、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22、在讨论物权和债权两者的关系时,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但恐怕最能让人折服的还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的重要性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

23、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4、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将建立强权专制为目标的秦国为乱世打上休止符的时期,可谓是乱世之末的大儒家,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25、“四书”必修课教育如果成功,兴许以后能增开新的内容,将诸子百家都加上。

26、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

27、老子任周室守藏史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全面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精华,也使他能够接触和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积累了知识,锤炼了思想。

28、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29、公孙弘之阿谀取宠而缘饰以儒术,可谓儒学演变为儒术这一过程之终结,然考其开始与其过程,则可谓是儒学在当时世风之影响下,与诸子百家融合的过程,而开其端者,则即是荀子。

30、自道术为天下裂,诸子百家之书纷然并出,言天者主于虚无,言道者弃夫仁义,言俭者不知约之以礼,言刑者不知本之以德,为己者不知有人,为人者不知有己,道德之中,于斯失之。

篇6:《诸子百家》读后感

近日拜读《诸子百家》,感叹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已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所谓“乱世起,圣人出”,这一时期中国出现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学派,而其中一些广为流传的著名学派竟能影响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不禁为先人所折服。 书中着重讲解了诸子百家对当时治理国家的不同看法,通读后你会发现,虽然每一个学派的治国之术都不同,但都是各自的精妙之处。合上书后闭目冥想,竟然发现治国之术与现代管理有共通之处,且待我细细道来:

一、 儒家――“德治”

榜样的力量

儒家思想主张“德治”,所谓“德治”,意思是作为君王应该勤奋、敬业和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此主张对现代管理学同样适用,而体现就在于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怎么做,在一个项目中,我们对一线员工有很多要求,诸如礼仪礼貌、仪容仪表、对接标准等等,而在要求员工的同时,我们同样也应该先在每个早晨来到项目时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着装是否得体。我们经常要求员工勤奋、努力工作,但是如果员工看见一个懒散的领导,又怎么能有勤奋努力的劲头呢?

因此,所谓“德治”,就是榜样的力量,做一个勤奋、敬业、高标准的管理者,有道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员工哪有不出众的道理?

二、 道家――“无为而治”

授权与放权

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意思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而这正是作为管理者的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有的时候

我们太过亲力亲为,这既是对员工的不信任,又无法让员工快速的提升能力。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在你已经把控了大局的基础上,懂得授权与放权。曾经在一次公司培训中,老师说过一句话:“项目时刻离不开的管理者,是低级管理者;而在项目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的管理者,才是越来越高级的管理者。”这句话其实并不是玩笑,当你能够熟练应用授权与放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员工会提升飞快。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之所以我现在好像并没做什么,是因为我把一切都做在了前面。

三、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体现了法律对一个国家的约束性。而作为一个公司,则可以解释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集团下发的各专业标准手册,体系文件等等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员工建立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观,让公司能够长远发展。无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规矩”都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而“规矩”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企业找到更适合的员工,只有认同我们的“规矩”,在工作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四、 墨家――“兼爱、尚贤”

用真诚换忠诚

墨家主张“兼爱尚贤”,就是说博爱,尊重有才能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做到对员工一视同仁的同时,去观察有才能的人,给予他适合的位置,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墨家的宗旨。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员工都真诚对待,员工

感受到领导的真诚,他就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也会对公司更加的信赖,更加的忠诚。“用真诚换忠诚”,作为一个管理者,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管理企业和治国一样,只有借鉴百家之言,取百家言论只所长,才能让企业良性的发展,实现企业与自身的价值。

篇7:诸子百家励志经典名言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2、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7、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1、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3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3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3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9、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0、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4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7、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4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51、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5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5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4、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5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59、苟日新诸子百家的明确主张,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6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6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6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6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6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7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篇8:诸子百家同步测试题

诸子百家同步测试题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A.《诗》B.《书》C.《春秋》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学而时习之”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墨子B.韩非子C.孙武D.孙膑

6.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商纣王B.周文王C.秦始皇D.周幽王

7.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②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活动探究

8.请你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找四位同学扮演儒、墨、道、法、兵五家角色,进行陈述。

开阔视野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太上老君――对老子的'神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