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先生抱石自沉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

2023-08-08 15:02 浏览:
导读: 王国维先生一生自辟蹊径,跳出前人窠臼,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在文学和美学研究上,他创作出以《人间词》和《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在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的成果主要收集在《观堂集林·史林》中。1903年,王国维发表《哲学辩惑》;1904年,撰写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写下了《人间词话》。

94年前的今天,1927年6月2日,清华国学院的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抱石自沉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一颗冉冉的学界巨星就此陨落。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百度百科_人间词话王国维简介_国学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一代宗师,灿然有光

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鲜有纪念碑。清华一教附近、河水绿草旁安立着一块王静安先生的纪念碑。

那年,蓝棣之先生带着客人,还有两个学生游走了整个校园,在静安先生的纪念碑前停驻良久。如果不是特别留意,它很容易略过。

清华没有为一个自杀教授立碑的,静安先生是一个孤例。

1927年夏的一天,王国维一如往常到国学院,他处理完一些事务,和一个同事借了点钱,雇车到颐和园。“初在石舫前兀座,久之,复步入鱼藻轩中,吸纸烟”,不久就跳湖。静安先生辞世年仅五十。他的遗书写得颇悲切: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百度百科_国学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_人间词话王国维简介

静安先生的纪念碑设计极简约、雅致,很契合先生学问的庄重、大气。设计者是梁思成先生,一位与先生有同好的建筑家,也是先生老友梁启超的长子。碑文则是先生的密友陈寅恪所写: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国学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国学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

这段碑文流传极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几代学人的诉求。

学贯古今,融通中西

王国维先生一生自辟蹊径,跳出前人窠臼,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王国维先生早年追求新学,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叔本华等西方哲学美学观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

在文学和美学研究上,他创作出以《人间词》和《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

在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的成果主要收集在《观堂集林·史林》中。王国维先生结合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和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的材料(考古)与地上的材料(文献)的印证比较来考证古史,在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文物、古代北方民族和辽金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以西方哲学问题作为出发点,以西方哲学模式为依托来整理中国古代哲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雏形。

西学与中学的融会贯通,让王国维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03年,王国维发表《哲学辩惑》;1904年,撰写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写下了《人间词话》。辛亥革命以后,他和罗振玉东渡日本,暂时避开国内的纷争,只求能够静心做学问。王国维的学术功底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终于在日本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第一部关于戏曲的著作《宋元戏曲考》发表;将中国历史向前推进1000年的《殷墟书契考释》发表;最早研究敦煌汉简的《流沙坠简考释》发表,更被鲁迅称为真正研究国学的书。

王国维著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