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诸子百家和项羽的关系 夏临与秋笙时拾史事

2023-05-28 13:04 浏览:
导读: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推测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及楚辞更深入人心,屈原的狷狂形象得到重构,这和魏晋南北朝与战国同属大动荡的年代不无关系。楚世家》中找不到关于屈原的只字片语来印证列传里的内容;《战国策》中也没有提到过屈原;屈原传说始于汉初,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亦没有提到屈原。

2016-01-18夏临与秋笙时拾史事()

都说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的《离骚》和《诗经.国风》并称风骚,很多人只道唐诗宋词不乏明艳茂盛的意境,但楚辞究竟是怎么个浪漫法,怕是知道的不多。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节选自《九歌.少司命》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节选自《九歌.湘夫人》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陈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

——节选自《招魂》

真是绮丽。

要说屈原这个人,在战国诸子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若按老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归类,他似儒而非儒, 近道而非道, 类法而非法, 不属于先秦任何流派。但既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动天下的大诗人,冯友兰先生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将屈原列入战国晚期的哲学家,那战国诸子这个系列少不得要来讲一讲屈原。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推测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年。至于他的卒年,钱老推测是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之交,估摸着大约是公元前298-292年间;但是坊间也盛传屈原一直活到了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而顷襄王迁都于陈的前后,即公元前281-278年间。

1.屈原列传

屈原的先祖子瑕曾是楚王之子,以封地屈为氏,所以屈原的家族是芈姓屈氏,和景氏、昭氏并列楚国公族芈姓三大氏。《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的三户指的就是楚国屈、景、昭三大王族。

屈原在楚怀王的时候,官拜左徒,因其才华出众,“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受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左徒这个官职,虽不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但也不低了,要知道后来的春申君黄歇也是先做左徒,再升迁至令尹、执掌楚国权柄二十多年的。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品性高洁的君子,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君子的地方就必有小人,好比有情花的地方必有断肠草。有个上官大夫就是个小人,嫉妒屈原诸子百家和项羽的关系,向楚怀王进谗,“屈原这人太狂妄,大王叫他起草政令,他都到处吹嘘除了自己没人干得了这活,‘非我莫能为’也”。于是楚怀王气坏了,“怒而疏屈平”。史记里屈原也叫屈平,有时候称屈原,有时候称屈平,rio混乱,也给后来喧嚣尘上的“屈原否定论”埋下伏笔,先按下不表。

据有的学者考证,上官大夫在楚怀王十六年的这次进谗,是屈原第一次流放的起因。上官大夫的身份也是个谜,有人说是靳尚,有人说不是,认为“上官”和后来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的“三闾”一样,是封地的名称。上官大夫究竟是谁,说不清,反正也不重要,知道是个小人就行了。

至于楚王“怒而疏”,这个疏字,究竟只是疏远,还是真的流放,也是有争议的,因为没过多久,屈原就被指派出使齐国,从齐国返回后,又建议楚怀王杀了欺骗过楚国的张仪。

姑且算他在楚怀王十六年真的被短期流放过吧,屈原正是在这段时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屈原的人品以及离骚的创作大大地夸赞了一番,“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史记中接下来讲了张仪诈楚的前因后果。秦欲伐齐,但齐楚结盟,于是秦惠文王,呃,就是那个老伯,《芈月传》里宣太后的正经丈夫,派遣张仪出使楚国,离间齐楚之盟。张仪许诺只要楚国与齐国绝交,就许给楚国商、於六百里之地,楚怀王信以为真,断然与齐国绝交,可是派人去秦国交割土地的时候,张仪又耍起了无赖,硬说当时答应给的土地只有六里。六百里和六里,差太多不说,这简直是对楚怀王智商大大的羞辱啊,羞辱楚王就是羞辱了整个楚国,叔可忍,婶不可忍!

不忍就开打嘛,楚国大兴问罪之师,然并卵,被秦军大破于丹、淅,八万楚国人被斩首,楚国丢了汉中之地,领兵的楚将也被俘虏了,被俘虏的不是别人,正是屈氏家族的屈匄。所以后来屈原建议怀王杀张仪,除了国仇,还有家恨的因素在里边。

打败了怎么办?不要紧,接着打。“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但是呢,张仪的连横之策使得漂亮,别的国家要么和秦国合起伙来,见谁势弱就偷偷拍一板砖,抢点东西,比如魏国,听见楚国深入击秦,就偷袭楚国后方;要么就是袖手旁观,懒得搭理楚国,比如齐国。话又说回来,谁让你楚怀王好好的,去和齐国绝交呢?内外交困之中,“楚兵惧,自秦归”,楚国这仗白打了,八万人白死了。

秦国打一棒子再给颗甜枣,又过了一年,说要和楚国修好,把抢走的汉中之地还一部分回去。楚怀王说了,土地我不要了,我就要张仪。要张仪干嘛?他骗了我,我就neng死他!

然而,张仪早就贿赂了楚国的靳尚,走夫人路线,串通怀王宠姬郑袖,日夜在怀王耳朵边聒噪,说不放走张仪,秦国就会把楚国往死里揍,到时候准得亡国。楚怀王本来智商就不高,哪经得起这个,竟真把张仪放了。等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劝谏楚怀王杀张仪的时候,想追回张仪,人已经跑远了。

楚怀王这个人吧,智商不高,还喜欢骑墙,在秦齐之间两边倒,结果倒好诸子百家和项羽的关系,把两边都得罪了。怀王二十八年,秦、齐伙同韩、魏伐楚,杀楚将唐眛,楚国还丢了重丘。这个时候的秦国,惠文王已死,昭襄王还年轻,主事的是宣太后和魏冉他们,偏是这些出身楚国的秦国权贵,完全无视故国之情,把楚国慢慢往死里整。一边给昭襄王娶楚国之女,一边动不动砍楚国两刀,斩首楚军两万,杀楚将景缺(出自三大王族之一的景氏),占楚国八个城池。更有甚者,将楚怀王以会盟的名义骗到武关,再绑架至咸阳,要挟楚国拿巫、黔中之郡来换。

楚怀王也真是可怜,身边的亲戚没几个好人,自己的老婆郑袖胳膊肘往外拐,向着张仪;自己的姐妹(或者堂姐妹)宣太后为了谋夺楚国土地绑架了自己;好不容易有几个聪明又忠诚的臣子,比如屈原、陈轸、昭雎(出自三大王族之一的昭氏),自己又不听人家劝告,结果客死咸阳。

对屈原来说,楚怀王虽然笨,也一度听信谗言疏远过自己,但好歹总体上还是相当倚重的,所以有感于知遇之恩,屈原对怀王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到了怀王之子顷襄王继位以后,情况就更加恶化了。

顷襄王任命自己的弟弟子兰为令尹,而子兰正是当时力劝楚怀王赴武关结盟的人,屈原这样高洁自傲,定然会把对子兰的不满表露在脸上。可是人家子兰,一是楚王之弟,二是楚国令尹,自是有权力也有能力把屈原捏扁搓圆。请注意,之前进谗的那个小人上官大夫又一次出场了,他受了子兰的指使,向顷襄王告屈原的状,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就这样第二次被流放了。

正是在第二次流放之中,屈原“怀石遂自汨罗以死”。史记索隐说汨罗在长江以南的长沙郡,钱穆先生又考证说屈原自沉也可能是在江北。

2. 屈原之死

屈原为什么要自杀,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史记中借楚辞《渔父》中的内容,说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又不肯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一定会有人问,屈原为什么不出走他国另谋高就呢?比如孔子也曾被鲁君弃逐,人家就选择了周游列国,屈原为什么不走,反而要去寻死?

有学者从楚国的政治斗争形式以及屈原的个人顾虑出发进行了研究。楚国屈景昭三大王族,即拱卫了楚王的这一支芈姓熊氏,又对之形成压制;楚怀王起初意图联合屈氏制衡景、昭二氏,所以屈氏一族在楚国一直担任军政要职,比如屈原年轻时就担任左徒,而在秦楚交战中被俘的屈匄,是领军的将领。屈原对怀王感念其知遇之恩,又将使楚国政通人和的“美政”愿望寄托在怀王身上,因此即使怀王曾经对他“怒而疏”,屈原仍然是抱有希望的,所以他不会走。

然而怀王被囚秦国,顷襄王上位,随即采取了以王族直系亲属为令尹的策略,摆出不受制于三大公族的姿态。表面看来,屈原被第二次流放,是又一次受小人陷害;实则屈原与令尹子兰并无私人恩怨,顷襄王全面抑制公族的决心是屈原再难重返权力核心的根本原因。

屈原至死不离楚国,除了热爱生他养他的土地这个原因之外,还有现实的家族利益和经济权益的考量。毕竟屈原只是被放逐,不再做左徒,但他还是三闾大夫,还有封地,并且性命无虞。这和孔子见逐于鲁君、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完全不同;和其他出身寒微的诸子被迫周游列国也不同,比如申不害在到韩国之前,是“故郑之贱臣”,李斯赴秦国之前, “年少时,为郡小吏”且“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苏秦、张仪等人亦是出身贫寒、为求富贵才游说列国的。屈原是楚国享有特权的贵族,离开楚国则意味着一切政治经济权益的丧失。对于特权贵族而言,谁会在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放弃封地而前往异国他乡呢?而且离开楚国,万一在异乡死去,就无法得到子孙后代的祭祀。所以屈原在《橘颂》中,自比为“独立不迁”的橘树,“深故难徙,更壹志兮”。

随着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和年纪的增长,屈原借楚王实现“美政”的希望破灭,这是他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屈原死于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前后的说法,“美政”理想无以为继,而国破家亡之祸就在眼前。王室宗庙被毁,楚国灭亡只是早晚问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击,是屈原自杀的第二个原因。

前两个还只是屈原自杀的外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屈原自己的性格问题。

屈原才华横溢又出身高贵,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乃至自恋心态一点也不奇怪。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我”“吾”“余”“朕”等词语,并以香草美人自比,文中峨冠博带、乘鼋逐鱼、佩玉饰花、临风浩歌的抒情形象,无不是自我形象的投射,堪比中国的水仙花少年。

屈原还有高度的精神洁癖或者说道德洁癖,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知一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样具有自恋心态又有精神洁癖的人,是很难想到要在政治上与人结盟的。楚国除了上官大夫、靳尚和子兰,还是有具备洞察力的忠义之士的,比如主张联齐抗秦的纵横家陈轸和劝说怀王不要赴武关结盟、主张绝秦联齐的昭雎。然而屈原并没有与他们共同进退,而是采取了独自为政的立场。

无法面对现实挫折、又不愿离开的心结导致了漫长的抑郁,被放逐后的愤懑也逐渐加剧了抑郁。屈原投江之前的形象是“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并伴有失眠、多梦、身体疼痛等症状,“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而他作品中的绮丽景象,究竟是出于想象力,还是出于幻觉,就不好说了。

诗人多敏感,而具有赤子之心的诗人更甚,屈原并不是唯一一个崩溃的诗人。他最终的结局也和水仙花少年一样,在水中,质本洁来还洁去。

3. 人格评价

屈原的人格具有两重性,一重是作为历史人物,另一重是作品中映射的人格,这两重人格在两千多年时间里慢慢地重叠并逐渐神话,在民间已几乎合二为一。讲到屈原,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志洁”、“行廉”、“忠贞”、“爱国”,还有粽子…

但是对屈原的评价在各个时期,并不都是一样的。西汉时淮南王刘安、贾谊、司马迁、杨雄对屈原评价甚高,对他的死感到惋惜。然而到东汉的时候,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批评之声,以班固为代表。班固认为,屈原在宵小面前“露才扬己”,已属不智;又在流放时“忿怼不容”,使君主的错误暴露无遗,并不“温柔敦厚”;加上不能“明哲保身”,居然“沉江而死”,以死相谏的举动更会置君主于不义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及楚辞更深入人心,屈原的狷狂形象得到重构,这和魏晋南北朝与战国同属大动荡的年代不无关系。在离骚的影响下,文人纷纷效法,曹植的《九愁》、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都以屈原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刘鳃在《文心雕龙.辩骚》中称屈原的作品“ 气往砾占, 辞来切今,惊采绝艳, 难与并能”。魏晋名士好奇装异服、狷介不群,也是向偶像屈原的致敬。

汉魏六朝以来对屈原的赞誉得到了唐代文人的呼应, 李白、杜甫、柳宗元等皆厚爱屈原。 “ 屈宋长逝, 无堪与言”,“ 悲秋应以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何事从来好时节, 只将惆怅付词人。” 又是一出咏古伤今的戏码。

,

宋代的洪兴祖和朱熹这两位“ 楚辞” 大家将屈原的“ 忠贞” 和“ 忿忍”与忠君爱国进行了捆绑,正式将屈原推上了爱国主义者的宝座。 这个形象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强化,将屈原由一个忿忍自沉的狂绢之士完全变成了一个殉道式的千古忠臣。

4. 否定屈原

然而到了民国开始,一个颠覆性的观点被抛了出来,“离骚非屈原所作,屈原这个人本就不存在”,胡适的观点可以作为典型代表。

胡适提出了屈原是谁这个问题,他认为战国时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忠臣,因为当时是没有这种风气和观念的。他还判定,“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之中的一部分的作者,后来渐渐被人认作这二十五篇全部的作者”,又说“依我看来,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

在胡适之后,有学者又对否定屈原的观点进行了延伸。《史记.屈原列传》中行文有矛盾之处,比如屈原时而也被称为屈平;《史记.楚世家》中找不到关于屈原的只字片语来印证列传里的内容;《战国策》中也没有提到过屈原;屈原传说始于汉初,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亦没有提到屈原。

此后,否定屈原论飘洋过海到了国外并生根发芽,比如不少日本学者便认同这个观点。

当前国内的学者大多是支持“屈原确实存在”的。他们认为即便《楚世家》和《战国策》没有记载屈原事迹,也不能成为否定屈原的必然理由。《屈原列传》里有逻辑错误,也最多只是错了一部分,完全颠覆史记经典,没有道理。毕竟司马迁距离屈原不到二百年,而我们现在距离屈原已经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来我们并没有发现比《史记》更早更可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所以除非有考古新发现,相隔两千多年的现代人拿什么铁证去质疑相隔两百多年的司马迁呢?

而司马光不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屈原另有原因。《资治通鉴》是供帝王治国借鉴之用,记载文学家的事迹并没有实际用处,这是《通鉴》的主旨决定的。司马光本人对屈原是持赞赏态度的,《司马文正公集》卷六有《屈平》一诗,其中最后一句与太史公赞扬屈原的“可与日月争光”完全一致: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

穷羞事令尹,疏不怨怀王。

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

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中说“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唐朝《襄阳风俗记》则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屈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其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也。”

出于私心,作者也是支持屈原确实存在的,不然端午节放假和吃粽子就没有意义了,不是么?对了,作者是咸粽党,你们呢?

我是剧透分割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