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你可能没听过“内卷”这个词。如今,似乎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内卷”,而且很多人表示自己正在无奈地经历内卷,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内卷,最初是应用在农业上的学术名词中国儒家有多厉害, 指农业收成有增长但始终没有发展,整个产业停留在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阶段。近些年来,内卷频繁出现在各行各业,成为中国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们五千年的儒家文化密切相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提倡多子多福。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们的人口从5.4亿增长到今天的14.1亿,整整翻了2.6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很长时间都在享受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福利。而今,人口红利到了瓶颈期,红利消失。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中庸”,导致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稳定意识,所以直到今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职位仍然是一职难求的景象。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冒险,出来创业,成立公司给他人提供就业岗位。问题就出现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创造就业的机会,而等待就业的人却是无以计数。粥少僧多,到人口增长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今天的内卷现象。
大家都在求稳,不愿冒险。没有冒险,就没有创新,就会一直停留在旧有的经济模式上,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人力变得非常廉价,使得人们不断抽打自己,逼迫自己不停地转,即使知道这种内卷是不对的,只能拼命跟着往前走。大家感觉周围的人都这样,如果不这样,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都一窝蜂地拼命往前赶。这也使得大家形成强烈的危机意识。很多人常常把“中年危机“挂在嘴边。就连才刚刚步入三十的90后,也频频表示因为”中年危机“而焦虑。
另外一方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是不鼓励犯错的。因为犯错意味着失败,失去了机会,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在一条轨道上竞走。而想要创出新的经济模式,就不可能避免地犯错。而且,我们又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小我们自己也是这么被教育的,导致我们很多人在子女教育上焦虑,自己遇到问题时,对父辈报喜不报忧,因为我们希望自己比他们强,父辈也期待我们比他们强。还有,我们是集体主义文化主导的国家,造成我们倾向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从狭隘的人际关系里寻找存在感。种种,无形中促使大家“往上走“。
再者,似乎“往上走“走得好有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钱、有车、有房。有娃的,娃一定要培养成众人眼里优秀的娃。既然中庸,就不搞标新立异,所有人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赚钱。于是,大家都盯着眼前稳定的钱中国儒家有多厉害,而不敢轻易换轨道赚不确定的钱。所有人都挤在一条轨道上时,竞争也就自然产生了,尽管我们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并不提倡竞争。
虽然我们无法掌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跳脱“内卷”的唯一方法是提升自我认知,因为内卷的本质是我们的自我认知不够。只有当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格、优劣势有着清晰地认知,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敢于走在那条众人认为危险的道路上,才可能避免淹没在内卷的大河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