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做出重大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全新的重大判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关联,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为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根本指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传承弘扬,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创造发展,毛泽东同志把这些思想和主张归纳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系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文化发展方针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实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提出了新时代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他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第一次以党的大会报告的形式,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方针,“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文化目标和任务,把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这个基本态度,突出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既要汲取滋养、忠实继承,又要加以弘扬、发展创新。
关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儒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坚决加以反对和抛弃,例如官僚主义就是现实版的封建思想糟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此必须坚决反对和清理。
揭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展示它在当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和根本的历史主题。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创造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后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发展的历史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痛苦磨难中顽强抗争,在历史转折中走向觉醒,在不懈斗争中获得独立,在艰辛探索中开始奠基,在改革开放中实现跨越,在新时代迎来光明前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主题的实践展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者,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的一切奋斗、牺牲、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奋进、克服困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精神凝结,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支撑中国发展几千年绵延不绝。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锻造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精神集中起来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些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是中国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维系民族团结统一、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外敌入侵情况下构成了捍卫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尊严的强大有力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文化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和思想发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伟大意义。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党之际,“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00年来形成了诸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影响久远的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理念的文化根基和丰厚土壤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典型表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诸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真理精神;“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实现理想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追求理想精神;“既不契于初心,生死永诀”的永葆初心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使命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勇于斗争、不懈奋斗精神;“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精神,等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这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发展,实现生命再造,形成了具有先进性、人民性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系统中加以升华,凸显其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生成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熔铸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使之在当今时代释放出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总书记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制度维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维度,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立足广袤国土、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提供了更具实践广度、现实深度、历史厚度的思想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我们要深刻把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高度肯定自身文化理想和价值,保持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厚基础和不竭资源。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持久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一是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做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民族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学习研究、批判吸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三是要把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现实、中国经验等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四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文化深度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五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创造,“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文集》第2卷儒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和任务,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上的一些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论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他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这些论断告诉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结合,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在“两化”的有机互动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具体到文化领域,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思想认同和心理认同;另一方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崭新的中华新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展现出当代性价值和持久生命力。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把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四个自信”统一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现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