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 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
4 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 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
1 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儒学应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1. 站在当代社会发展角度审视儒学,儒学需要与时俱进,与时更化,与时推移。
2. 对当代社会来说,一方面是机遇,一方面是挑战,儒学只有顺应时代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着适度的统一和张力,才能生生不息,才能走向未来。
3.儒学应关注现实,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它只有在现实中,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伦日用具体实践中,才能找到它的用武之地和力量的源泉。
4. 儒学研究者应当具有国际和当代视野,关注和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自觉置身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中,关切现实。
5.以儒家理论来说明,疏解当代社会问题。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
谈一谈古代的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宗法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宗法结构不仅是历代帝制王朝正统法律理论的学说,也是帝制王朝法律运行的实践。(1)宗法制度与观念同样渗透在全部社会结构中,是社会结构的主导精神。(2)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一把钥匙。许多我们一直感到难以说清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往往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关键词】宗法制度、含义、特征、影响
一、宗法制度的含义所谓宗法制度,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3)中国的宗法家族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私有财产已经产生,父家长支配着家庭成员。父家长去世后,其权力和财产需有人继承,这就要求有一个继承程序。于是,宗法家族制度应运而生。此时,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一般由各部落首领协商推选产生,历史上称为“禅让”,如传说中的尧传舜,舜传禹。禅让制是原始的民主制形式。但到了夏禹死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从此把禅让的官天下变成了传子的家天下,建立起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从政治制度和文化精神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
2 此后,王位世袭成为制度,或弟继兄位,或子继父位,达4000年之久,在世界各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宗法家族制度也因此更加根深蒂固。
二、宗法制度的特征第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由若干个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一个家族。若干个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庭再组成一个宗族。《尔雅·释亲》中,把同一高祖父传下的四代子孙称为宗族。同一宗族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氏,在一定意义上有共同的财产,参加共同的祭祀,死后葬于共同的墓地。异姓乱宗是宗法家族社会的大忌。古代许多宗族规定不准异姓冒姓收入族谱。如《陇西李氏续修族谱·例言》规定:“随母子,数岁来,带孕子,数月生,及义子,赘婿,皆异姓也,原非一本,例禁概不收入。”如族中有人无生育,或有女无子,需过继立后的,要求只能过继本族同辈子弟,“不得抱养异姓之子,以致紊乱宗族”(寿州孙氏家规)。所以,直到解放前后,我国许多地方无子之男性,一般将兄弟或堂兄弟之子过继立后。在历史上,异姓收入家谱的也有,但这往往被看作是对被收入者的一种赏赐。古代还有皇帝或诸侯为奖赏有卓著功勋之人,赐其与皇上同姓的现象。第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这种尊卑关系主要表现为近尊远卑,嫡尊庶卑,长尊幼卑,男尊女卑。所谓近尊远卑,即直系尊,旁系卑。早在商代,商王祭祖时,对父、祖、曾祖等直系先王的祭品,比对伯叔父、伯叔祖等旁系先王要丰盛得多,祭的次数也多得多。
到西周时,大宗、小宗之分十分严格,大宗的地位明显高于小宗。嫡尊庶卑,起于嫡庶之制形成之时。即在多妻制的情形下,区分作为法定配偶的正妻和众妾身份上的尊卑,并从而规定正妻所生的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嫡”,即正妻所生为嫡;“庶”,即妾所生为庶。嫡子地位高于庶出,在古代几乎不存疑问。西周春秋时,宗族长即宗子,是全族宗奉的对象,地位很高,有许多特权,能当宗子的只能是正嫡。所谓长尊幼卑,在不同辈份中,长辈高于晚辈。古人提出“孝为百善先”,这里的“孝”,不仅是今天我们讲的孝道,而是要唯父、祖之命是从,晚辈没有任何发言权。司马光在家规中曾提出:“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直到解放前夕,许多地方还保存着晚辈向长辈早问好、晚请安的习俗。在同辈中,兄尊于弟,尤其是长兄,父亲死后儒家思想怎样统治中国,长兄即是父亲的化身,统管家庭成员。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与齐家、齐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进而将宗法制度与国家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由强调尊崇父权发展到强调尊崇君权,称皇帝为“天子”,“君”,生而高人一等,大臣自称“微臣”、“奴才”,普通百姓为“布衣”,“贱民”,等级森严。
男尊女卑,在父系氏族社会,妇女的地位即已明显下降,到宗法社会,妇女的地位就更低了,已成了男人的附庸,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妇女无继承权,无论是权力还是财产。妇女要“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即“幼从父兄,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即“德、言、工、貌”四方面的修养。尤其是在宋明理学兴起后,理学家们提出“夫为妻纲”等,妇女的地位更趋低下。(4)有的家族规定,妇女要“孝事公姑,和处妯娌,顺相丈夫,女工习尚,中馈勤白力,慈剑贞洁”,“不幸寡居,则凡心铁石,白首冰霜”。所以,古代寡妇很多,立了不少所谓贞洁牌坊。相比之下,男人三妻四妾,也十分正常。第三,根据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在宗法家族社会里,嫡长子地位很高。嫡长子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优先继承权。自夏王朝至清王朝近4000年里,立皇帝有一条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鲜有例外。例外的,几乎都是有其他原因,非正常的,如王室斗争。第四,规定不同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在宗族中,尊卑不一,地位不一,具体表现在权力和义务上也不一样。如在西周春秋时那种典型的宗法制度下,宗子享有许多特权,包括祭祀主持权、本宗财产掌管权、宗族成员的婚丧掌管权和对宗族成员的教导、惩罚权。到宋朝时,典型的宗法制度已不复存在,宗子的地位被族长取代,普通宗族成员必须听从族长的教诲,服从族长的意旨。
三、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其次,形成了中华民
3 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炎黄子孙无论是何种信仰、来自何地何界别,但“反台独”、“反藏独”、“反疆独”,维护统一的思想高度一致,也与这一制度的影响息息相关。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第一,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在宗法家族社会里,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倡“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甚至提出“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这些极端专制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禁锢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将个性丰富、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个变成了奴隶和机器,使中国的封建社会维持了数千年,世所未有。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国家有个皇帝、有个主宰,习惯了被压抑、被支配、甚至被奴役的生活,好象不如此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寄托。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个奴隶、封建王朝被推翻,一个个皇帝被打倒,一个个奴隶、封建王朝重又登上历史舞台,一个个皇帝重新主宰庞大的中国,几千年来人们竟没有想过如何推翻这种专制的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和封建王朝,但是接着又上演了袁世凯、张勋复辟的丑剧。包括毛泽东晚年的个人主义崇拜,毛泽东去世后中央提出的“两个凡是”,均与此可谓一脉相承,见怪不怪。到今天,虽然专制制度不复存在了,但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专制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中可谓根深蒂固,很难消除,并时不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极大地制约着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二,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宗法家族社会强调血统,尊崇共同祖先,排斥异姓异族,使得我国形成了聚族而居、聚姓而居的习惯,直到今天的广大农村,这种情形仍未根本改变。这种聚族而居、聚姓而居的传统,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亘古不变,影响至今。早在先秦诸子时期,“农本工商末”这种重农抑商思想即成了经济思想主流,并影响到整个封建时期。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存在的基础,而在一个聚族则居的社会里,只能是农业社会。到宋代,叶适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否定重本抑末思想,提出“抑末重本,非正论也”。同代人陈亮提出农商“相辅相资”,到明末清初黄宗羲更提出“工商皆本”,此时资本主义经济已早于欧洲在中国萌芽。
但是,由于宗法家族社会这种聚族而居的局面无法打破,小农经济安如磐石,资本主义这种新型经济形式最终未能得到发展,从此使中国经济逐渐落后,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使中国由1820年的GDP占全球1/3下降至1900年的不到10%。一个东方帝国从此衰落。(5)第三,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文化与政治从来就难以分离,在中国尤其是如此。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对上是专制主义,强调专制,对下是奴隶主义,奴役人民。所以,中国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在宗法社会,传统重于变革,礼教高于一切。在元、明、清三朝的科举考试中,明确规定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读书人只能用八股文重复这些迂腐的说教,称之为“代圣贤立言”,实际上就是不允许人们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伦理重于科学,比如,即使明知君主、长辈的观点是错误的,臣子和晚辈也必须默认,不但不能与之辩论,而且要付诸实施,将错就错。在这样一种缺乏民主、极端专制的环境下,谈何科学,谈何创新,谈何变革,谈何发展?(6)
四、结论上述影响之深远,因宗法家族社会存续时间之长久世所未有而难以估量,它已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要消除这些影响,唯一的方法是变革,全方位的变革。首先是经济上的变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彻底铲除聚族而居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这一宗法家族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其次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代替礼教,建设法治社会。再次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 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上述工作,将其影响限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逐渐并最终消除其负面影响。
三、你认为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有什么的影响?请简要谈谈。
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和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仪风俗的沉淀不无关系。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礼仪和风俗体系一直到今天仍有大量保留。大到国际社交,小到人际社交,中华民族的礼仪风俗都风韵犹存,而且独具特色。下面我从国际社交和人际社交两方面来谈传统礼仪风俗在当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国际社交中的中华传统礼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华民族素来主张君子之道,于人为此,与国也为此。所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反对侵略性战争,中华民族的战争大多因“反抗”而起。这种思维在国际上并不得到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对西方国家。在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眼里,中华民族倾向“妥协”与“软弱”,“好欺负”,所以在历史上中国曾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与欺凌,并屡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今天,中国已近从历史上崛起。现在的中国就像是一头“沉睡中的雄狮”,和平,安详,没有人敢轻易打扰。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和,乃与人和,与天地之和。在现代,“和”的思想在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焕发光彩,成了中国国际社交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该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发表了如下讲话:“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此次讲话构成了“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平、独立、合作、团结、协商、求同,为新时期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人际社交中的中华传统礼仪待人之礼。中华文化中的待人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让”字。“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讲的都是一个字——“让”。这方面有一个千古流传的典故——“孔融让梨”。《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接物之礼。中华文化中的接物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慎”字。\"礼尚往来”,“慎于接物”,讲究有来有往儒家思想怎样统治中国,小心谨慎,不能随意。如果“不慎”,则有可能落入俗套,贪污腐败,被人厌弃。
夫妻之礼。中华文化中的夫妻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敬”字。“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提倡的是一种平起平坐,同甘共苦的精神。直到现在,这种精神仍然是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的重要保证。
另外的,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认为: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发扬光大。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这些差异都是现代礼仪对传统礼仪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
5 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礼仪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民办中学对传统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礼仪文化底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而且民办中学自身的综合素质都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礼仪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在西周时形成完善礼仪制度孔子又集礼之大成。很多传统礼仪的精神沿为今用如孔子说的“温良恭俭让”、“不失口于人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等。但传统礼仪尤其是封建社会礼仪更多用于统治阶段。而现代礼仪走进寻常百姓家更亲切更随和。尤其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和时代的风尚。现代礼仪更与国际接轨更体现了共同的和谐、和平及平等原则。现代礼仪源于传统礼仪但发扬光大更广更宽更亲切。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的,人们日常行为的一切都是以某种现实的利益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要满足或实现自己的欲求,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范围内去行动,而不能无所顾忌的为所欲为.否则,不仅作为有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集体的利益没有存在的可能,而且每个人的自我利益也会失去最后的保障。所以,设置礼仪规范,并不仅仅是一种强加于个人的外在约束和限制,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保证每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要求。一些家长认为过时的礼仪应该废除,有些家长则认为传统礼仪有其传承的意义,值得发扬。
有专家表示,传统与现代并不对立,传统的餐桌礼仪在现在的社会仍然适用,只是赋予传统礼仪新意义。此外,传统礼仪也是有教养的表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封建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那些具体的规范并不是现代礼仪的目的所在,最核心的在于礼仪背后所表达的精神元素,现代礼仪应该包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应该涵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勇敢、谦逊、理性、稳重、慷慨、真情、和平非暴力„„礼应当是一切美德的承载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接榫者。随着我国向现代化社会的迈进,社会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不仅丰富多彩,更主要的是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方面,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发挥积极作用的传统。优良传统是总结和承袭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宝贵历史经验。它不仅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而且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被人们长期所接受和遵循。如果传统礼仪能在现代礼仪教学中贯穿始终,不丢弃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精神风貌,那会对当今中学生学习礼仪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今,面对公民社会的兴起,我们必须考虑重建现代礼仪,这种重建不是食古不化地套用,也不是食洋不化地照抄。从重建礼仪的思路上说,由于文明的标准往往随时代而变,作为其承载者的礼仪也就因此变迁。我们要研究传统礼仪和外国合乎国情的礼仪如何创造性转化,还要细致地把握这些礼仪如何与民俗融合,不仅如此,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礼仪恰恰可能从民俗中再生才最具生命力。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论述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论述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中国文化论述题中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