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居

佛家的人世境界,以茶励志,获得精神寄托

2024-04-07 15:06 浏览:
导读: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德、礼仪、思想、文化,提出以茶励志,以助修齐治平。其实,各家在讲求饮茶之题,悟茶之道上是相通的,对茶道精神三家也有一种集体认同,即:和、静、清三则。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是体现儒家茶道精神的典范之作。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是佛家把茶广泛推向社会,是道家最早以茶自娱,而把茶演变为文化的源自儒家。三家又各自从茶的品饮中求道悟理,获得精神寄托。

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_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_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德、礼仪、思想、文化,提出以茶励志,以助修齐治平。佛家从茶中体味苦寂,明心见性,以助茶禅。道家从饮茶中找到一种空灵虚无,避世超尘的境界。从表面看,三家追寻的境界和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儒家的人世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道家的自然境界。其实,各家在讲求饮茶之题,悟茶之道上是相通的,对茶道精神三家也有一种集体认同,即:和、静、清三则。

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_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_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是体现儒家茶道精神的典范之作。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她说:“凡论茶道者,皆好引此诗,但多取中间“七碗’之词,舍去前后。而这样一来,茶人讽谏的积极精神便丢了。”卢仝被后人誉为茶之“亚圣”,不仅由于他以饱满的笔墨描绘出饮茶的意境,而且特别强调了儒家的治世精神,是对唐代正式形成的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总结。

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_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_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

幼儿学习茶艺茶仪,借以修身励志

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_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_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

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茶叶的兴盛,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据《封氏闻见记》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汉语“修心”或“静虑”的意思。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唯许饮茶。由上可以清楚看出,正是因为北方禅教的“大兴”,促进了北方饮茶的普及;而北方饮茶的普及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又推动了南方茶叶生产、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较大发展。

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_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_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

寺院僧侣在寺后茶山采茶青

茶与道教和道士的神话传说,可以追溯到茶叶饮用起始的汉代。南朝齐梁时期著名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在《杂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黄山君是传说中汉代的“仙人”,指饮茶可以轻身而羽化。在《神异记》中,记述了丹丘子引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大茗的传说。类似茶与神怪的传说,还有《续搜神记》里的那个丈余高的“毛人”,宣城人秦精在武昌山采茶遇到他,他引秦精到茶丛生的地方,并赠橘子给秦精。再有《广陵嗜老传》里的卖茶老婆婆,官府把她抓到监狱里,她却乘夜间拿着茶器飞越窗口而去。这些茶与丹丘子、黄山君等仙人和神怪的传说,反映了早期道教提倡饮茶,并对茶的功效的认知。

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_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茶_儒释道对茶道的解释

茶叶占尽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无一不经历

(感谢朱自振先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