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未”现开启【易经学堂】,用最浅显的方式带大家零基础入门易经。如果您喜欢易经,喜欢传统文化,点击“关注”不要错过!
上两节课我们谈完了乾坤和坤卦,实际也就完整地分析完了阴阳。
阴阳思想是易经最核心的思想之一。然而,很多人都将阴阳思想片面地理解为两面性思考问题,其实是不太准确的。
今天,先森我就以善恶为例,尝试将善恶的本质以阴阳进行剖析,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老规矩,原创纯手打。
善之本为和
关于善恶的教化,出现在几乎每一个宗教中。诸善奉行诸恶莫作的观念,也是几乎每一位圣人所推行的。然而,我们所理解的善恶,是真正的善恶吗,着实值得思考。
比如,有的宗教中,杀生算恶行,别个宗教却不苟同。再如,西方慈善之风盛行,然而在中国却始行,能说西方人比较善良,中国人不善良吗?自然是不能。
那么善恶的本质是什么?我私以为,系辞传中的一句话可为其注解: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句话大意是说,自然根据阴阳之道运行,人类社会观阴阳之道,继承并建立、维持人类社会的秩序,这种行为就是善,而真正成就“人类社会阴阳之道”的,是源于天性。
这个其实就是表达“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对这句话诟病,其实是片面误读了“善”的含义,认为“善”是做好事,比如给予、帮助等,从这个角度出发,自然“不善”。因为现行的“善恶制度”,是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秩序,自然产生的生命,怎么可能一开始就完全匹配“善恶制度”?
“性本善”,实际上指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促成阴阳和谐的本能,也就是说,每个生命都在追求一个和谐的一个状态,就像圣人行大善,建立起社会制度,本质上也是为了促成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以及促成人类与自然和谐。普通人智慧小,着眼于小的和谐。而圣人智慧大,着眼于大的和谐。而这种大的和谐,又没办法和每个普通人讲明白,于是圣人以神道设教,干脆就制定完善一套制度,让普通人照着做,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非常具体的善行。
不仅圣人“设教行善”,普通人也有对和谐的追求,也在促成和谐,也在行“善”。比如,单位中,领导建立一套工作方法,如每日记录、例行会议、应急方案等,让员工照做。甚至于,所谓的恶人,也在行“善”,他们也会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制度,去让他们乃至周围的人达到某种和谐。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觉得胡说八道,说人性有劣根、有私欲,怎么会都是“善”。我们举个例子:红绿灯这套制度已经算比较完善了,可在中国经常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比如没人的时候闯个红灯、两次右行绕过红绿灯等。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恶”不是“善”。但事实上,这部分人的目的,也在建立一种和谐——一种自己节省了时间、但又没有破坏整体稳定的和谐。
红绿灯的出发点是什么,是让整体的每个个体都能最快达到目的。而个体参与这个制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最快达到目的。善良之人会谦让,并不是说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谦让,而是他知道谦让可以让大家更和谐地达到目的。如果谦让,造成他一辈子过不了红绿灯,没人愿意。
假使,违规的人知道,违规的行为,最终造成自己也被堵住,就会开始后悔自己刚才的行为。正常情况下,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堵着动不了,哪怕是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善”,只不过,由于智慧的不同,对“善”的理解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不同。
恶之本为欲
说完“善”,我们再来说“恶”。善无绝对,恶自然也无绝对。
人类对恶的评价,大体来说,是破坏了他人利益和整体和谐的行为,如杀、抢、奸等,但是,当我们把这些词用在动物身上时呢?动物互相残杀、互相掠食、随意交配等行为,可谓之恶?大抵不会,人们往往只认为其凶残、野蛮。
街头抢劫谓之恶,资本掠夺却趋之若鹜,由此可见,“恶”仍然离不开人类社会制定的秩序。善的本质为追求和谐,恶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看圣经就知道了,伊甸园的苹果吸引了亚当和夏娃,并且触发了原罪。
祖先吃了一个苹果,就让数以万计的信徒相信自己有原罪,并且虔心为之赎罪?当然不是,亚当和夏娃偷尝禁果,折射出了人类的欲望。原罪,原于欲望,原于人与生俱来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基督教提出原罪论,其实也就是“性本恶”,也为许多人所接受,并甘愿为自己的欲望忏悔。
人的肉体凡胎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带着欲望,最基本的比如温和饱。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就必然要“得”,进而“争”,于是延伸出一切矛盾。这种“恶”,是不可抑制的,从娘胎开始,人类就在剥夺母亲身上的养分。但这种“恶”,又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是自然给人类乃至众生的基本属性。
现有具体的“恶行”,自然也是基于人类社会建立的秩序,当欲望大于这一基本秩序,或是实现欲望的方式破坏了这一基本秩序,就会被视为“恶”。这种现象,存在于整个天地,如兔子吃草,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必然会肆意繁衍,超过草的生长速度,进而破坏整个生态,最终把自己灭亡,这种灭亡的“大恶”,究其源,也无非是食欲而已。
而当前,人类的扩张速度和对资源的掠夺速度,也超过了自然的承载能力,也破坏了其他所有动物的正常生存,说人类有原罪,且原罪之深,又何咎之有?
善恶自一体
大家还记得,先森我曾谈及的阴阳之义,阳简单说,是推动发生变化的能量,阴则是维持不变的能量。
善之本为和,恶之本为欲。和之本为阴,欲之本为阳。人类对和谐的追求,实际上就是阴气的作用,而人类欲望之起,实际上就是阳气的作用。何以这么说?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正是因为阳气的作用,事物才开始发生变化,天地因阳气生变,衍生出生命个体,赋予其欲望,个体欲望与和谐,致使阴阳相推,进而生变。又或者说,在某个时间点和某个地点,产生了阴阳相推,才形成了生命个体。
同理,因为阴气的作用,事物不断趋于稳定,所以产生的变,才能不断形成天地之间的象和形,才能形成天地之间的各种事物,才能不断形成人类社会的物质形态和文明形态。也就是说,人对于“善”的追求,促成人类及整个社会的积累,又或者说,天地要完成积累,才赋予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个体“善”的本能。
阴阳本共生,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零基础入门易经怎么样,善恶亦如此。人类对和谐的渴望,同样是一种欲望,人类产生欲望,是为了促进自己所期望的和谐,所以“善”就是“恶”,“恶”就是“善”,善恶本是一体,因为阴阳二气的变化,而分出了善恶。
大家是否发现,几大宗教最终直指的终极密码、终极大道,都是一种“似有似无、有无一体”的东西,如道教的“太极”,又如佛教的“有空不二”。《系辞传》云:“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金刚经》第五品也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说,善是天生的,恶是天生的,一切都是“空”,为何那么多圣人要不断地惩恶扬善?因为,圣人也有“善恶”。
圣人之善恶
圣人,其实也就是佛、神、仙、贤等,以神道设教,实际就上就是效法天地之道而推行人类之道,换句话,就是根据自己的领悟,帮助人类社会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制度,行的是“大善”,自然也行的是“大恶”。
“大恶”,乍一听很吓人,实则并不难理解,我们前面说了,普通人由于智慧不够,其对秩序的理解也不够,或许促成了小和谐,却破坏了大稳定。如果现在,我们把圣人当作普通人,把“大道”当作“圣人”,凡间圣人所行之事,不也如普通人一般?
如果还不能理解,我们再进行一番推演:原古时期,人类无非如其他动物一般,简单生活,出了一代又一代圣人以后,人类建立了自己宏伟的文明,发展越来越壮大,却也造成越来越大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其他种群生活的破坏。
这些“破坏”,离不开圣人设下的教化,离不开圣人对和谐的促进作用。即便其初心是好的,但是也造成了“恶”。这种“恶”,源于圣人设教的欲望,也源于圣人建立的秩序,在大道面前依旧那么脆弱。
事实上,圣人们也懂得这个道理。佛曰“不可说”,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因为“大道”是真正的最高秩序,如果说了,即“著相”,就变成了“我想要告诉你们的道”。真正成就“大道”的钥匙在哪,在于“成之者性也”。
圣人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不得不说,是源于其欲望,救天下苍生的欲望,见众生苦而欲度之。所以《系辞传》言:“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这也是一种“不昧因果”——肉体凡胎在世零基础入门易经怎么样,必须要偿还肉体凡胎的因果,实现自然在此时此处的阴阳相推。是以,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天下之“大善恶”。
先森我如此妄议善恶,并非为妄议而妄议,而是希望以此让大家对阴阳有更深的认识,不道之处还望友人们批评指正!
下一期【易经学堂】,先森我将继续剖析善恶。如果您有兴趣,点击关注不要错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