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人:灵则信;外国人:信则灵
前三篇文章《中国人信仰的儒家,就是一种另类的宗教》、《道教,中国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论和实践工具》、《佛教,解决中国人对死后世界的恐惧》,我们较为完整地分析了中国人的宗教观,基本上是儒释道三家互为补充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但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有些神,其实在儒释道里是找不到的。
就说关羽吧,关羽是凡人,儒释道里都没写他,大家怎么就拜他了吧。
除了关羽,我们还会拜历史上很多名人中国人儒家佛家信仰,岳飞啊、诸葛亮啊、秦琼啊......
不同的地方,还有自己独特的神,比如海峡两岸都拜的妈祖。
在外国人眼里,会觉得中国人的宗教观好奇怪啊,你到底是信个啥子么?
说好信儒释道,转头就去拜关羽;说好都是中国人的,福建人拜妈祖,四川人怎么不拜呢?
这就涉及到中国人宗教观里的一个精髓,那就是:灵则信。
而其他国家的宗教,则要求教徒,信则灵,你先信,上帝才会显灵,甚至你信了,上帝为了考验你,故意不灵。
所以,其他国家的宗教观念有点折磨自己的味道,中国人则很洒脱。
02
只有中国,才能让不同宗教相处在一块土地上
福建泉州,是千年名城,在宋元时代,是天下第一大港,地位堪比现在的上海。
当时来泉州做生意的人,不仅汇聚国内的五湖四海,还有东南亚、中东、南亚、欧洲这些国家的商人。
这些商人可不仅仅做完生意就走,而是落地生根了,还带来了他们的文化。
所以,在泉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宗教三大家:寺庙、道观、孔庙;还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更有民间不同信仰的关帝庙、天后宫等等。
各种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就像一个宗教博物馆。
当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这个城里,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放到全世界来看,这其实是个挺独特的现象。
西方的主要宗教是一神教,中国宗教是多神教。
这里说的西方,指中国地理位置的西方,不是今天西方国家的西方。
西方的主要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大都属于一神教。
这几个宗教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神是唯一的真神,而其他宗教则是异类,是敌对的,所以他们不可能共处。
相反地,中国人的信仰世界是一个多神共治的世界,儒家的孔子、佛教的观音、道教的太上老君,彼此之间可以相安无事可以放在一个寺庙里面一起祭祀。
在中国人看来,各路神仙并不冲突,他们共同主宰着这个世界。
中国人的信仰是一整套互补的结构。
这个结构,就是在儒、道、佛三家合流中形成的。它们之间既竞争,又相互融合,在宗教上可以说是联合执政!
在民间,儒、道、佛三家为了吸引信众,互相借鉴,它们的面目越来越相像,彼此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比如,你经常看到的关帝庙,这个关公手里拿的是儒家的经典《春秋》,同时又是佛教的守护神,也是道教的神仙。
关帝这个神身上就同时具有儒、道、佛三家的元素。
所以,中国人宗教观是包容的,而非像西方那样你死我活的敌对。
03
中国是分散性的宗教,而西方是制度性宗教
我们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从成为罗马国教开始,它跟世俗生活之间就有明确的界限。
国王管人间的世俗事务,教会管个人的灵魂信仰。
宗教有独立的信仰观念、宗教仪式和组织结构,和一般社会中的家庭、社团和政治权力等等泾渭分明。
但中国正好相反,是一种分散性宗教。
意思说,宗教就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和人们的生活网络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宗教以一种分散性的形态,深刻地镶嵌在社会和政治的结构当中。
我们祖宗崇拜就和家族制度相关,这是儒家思想要求的。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膜拜的保护神,比如木匠都膜拜鲁班、做生意的都供奉关公。
中国的宗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佛教和道教,虽然也有正式的宗教组织,但也不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独立,佛教和道教和国家权力纠缠不清。
皇帝可以介入宗教事务,为各种寺庙钦定级别高低。
宗族和民间信仰也是通过朝廷的恩准,让膜拜祖先或者神灵符合国家意识形态,跟国家权力攀上关系。
在中国强大皇权的控制下,任何宗教进入中国都得为皇权服务。
而皇权巩固又离不开对老百姓的控制,所以,中国的宗教必须深入到老百姓生活中,如果是像基督教那样跟民间割裂分开的话,那皇权要你宗教何用。
04
中国人信教,要求必须有回报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神仙管的事特别多、特别细。
我们逢年过节会去庙里烧香拜佛,求各路菩萨天神,保佑家人平安、升官发财。
这些愿望,都特别实在。
假如愿望实现了,我们就会觉得神显灵了,这就得去还愿,感谢神的庇护。
如果没有实现呢,说明这家的神不灵,那就换一个庙呗。
民国期间有一个故事。
大学者胡适,家里有一个仆人本来是信佛教的,胡适有一天突然发现他改去教堂了,就问怎么回事。
仆人回答说:先生,大家都说现在耶稣比观音更灵验,我就改信基督了。
中国人信神的态度,不是信不信,而是灵不灵。
也就是说,中国的宗教不是“信”的宗教,而是“报”的宗教。
你给我回报,我才信你,没有?不好意思,我信别家去。
宗教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得到实惠的。
我们看到有些道观寺庙,香火特别鼎盛,这就是因为它们特别灵。
一个神如果口碑好,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一直保持活力,在文化中绵延。
但是,有个神如果办不好事,口碑不好了,可能就会香火越来越差,最后会从文化中消失。
根据这个信息,你知道什么神最灵了吧,那就是观音菩萨啊,香火从来都是最鼎盛的。
在中国老百姓看来,祭祀神,神就会回报你。
这就是给人希望,在一切都不确定的乱世里面,人靠什么活下去?就是希望。
哪怕这希望是虚幻的,也是百姓的生活永远不能缺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现在科学如此发达,大家还是信鬼神。
人学得越多,越发现对世界的无力感。
现在的医学发达吧,但正因为发达,我们人类才知道了中国人儒家佛家信仰,99%的病,人类是无法医治的。
现在物理学发达吧,但正因为发达,我们人类才知道了,宇宙最终是会走向荒芜的。
人类知道得越多,就发现自己越无能。
这个时候,希望比什么都重要,不管这希望是宗教给的,还是谁给的,有希望,人类文明才能延续下去。
05
中国的宗教,充满了烟火气
像中国人那样,灵则信的信神的方式,基督徒就绝对接受不了。
在他们看来,谁能最终得到救赎?一定是对上帝绝对虔诚的信徒啊。
《圣经》里面的约伯,就是一个对上帝最虔诚的人。
上帝派魔鬼来考验约伯的忠诚,让他倾家荡产、死去活来,但约伯对上帝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
在基督教看来,真正的信徒绝对不是因为神人互惠才信仰上帝,因信称义,你有信仰,你才得救成为义人。
而中国宗教呢,重要的不是你信什么,而是你怎么信。
信什么是对象问题,怎么信呢,是方式问题。
方式对了,对象就不重要了。
在中国,这个对的方式,就是祭祀。
儒家的宗教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就在祭祀。
佛道两教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民间信仰,虽然各自崇拜的神灵不同,教义也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祭祀方式都是同构的,没有本质差异。
至于你是否真的信神,那真的不重要,孔子不是说“祭神如神在”嘛。
只要你以敬畏的态度行礼如仪了,神仿佛就在那里,会保佑你了。
所谓儒、道、佛三家合流,合流在哪里?
就是同构的祭祀方式。
不管我们去逛孔庙、佛教或者道教的庙,虽然供奉的神不一样,但是感觉都差不多,跟进入教堂的感觉肯定不一样。
中国的宗教场所,经常充满了烟火气。越是香火旺的地方,越是红尘滚滚!
中国人不讨论谁是真神,哪怕耶稣来了,我们照样三柱香供着,谁是真神不重要,怎么祭拜才重要。
假如中国那么多宗教像西方一神教那样在乎谁的神是真神的话,很可能打得头破血流。
中国人的信仰,讲究神人互惠,所以也就更重视的仪式,只要信的方式对头了,就没问题。
经过上千年儒道佛三家的互相融合,中国宗教最终在祭祀方式上实现了统一,虽然各自祭祀的神不一样,但在信仰的方式上合流了。
这就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信仰差别,这和中国宗教有分散性和实用性这两个特点密切相关。
高度概况中国人的宗教观,就是这句话:
别问我信不信,就问你灵不灵;
灵了,那就上三柱香,再给你磕个头;
你保佑我,我给你加香火;
我向你许愿没达成,那不好意思,我拜别家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